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 加快发展龙泉宝剑历史经典产业
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 加快发展龙泉宝剑历史经典产业
龙泉因剑得名,龙泉宝剑历史悠久,自铸剑鼻祖欧冶子首创至今,已有2600多年。龙泉宝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享誉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龙泉宝剑锻造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200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龙泉“中国宝剑之乡”的称号;2006年,龙泉宝剑锻造技艺更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龙泉宝剑不但成为一张文化金名片,而且还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
“历史经典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5年初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的是该省境内有千年以上历史传承、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主要包括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同年5月,浙江省提出重点培育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聚焦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特色小镇”有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的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3年内每个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所有“特色小镇”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
作为县级市的龙泉,同时拥有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两大“历史经典产业”,并且在龙泉青瓷小镇被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龙泉宝剑小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我们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引领,加快发展龙泉宝剑历史经典产业。
去年初,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传承发展的意义、方向、目标和扶持举措,指出到2020年,龙泉宝剑、龙泉青瓷要实现百亿产值,其中:龙泉宝剑产值40亿元。
我们要充分认识振兴历史经典产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传承发展工作,坚持市场化发展道路,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产业发展联盟等方式,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前龙泉宝剑产业仍然存在:规模总量小,产业集聚度低;制作工艺低,产品结构较单一;研发力量弱,创新人才匮乏;品牌意识差,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政府部门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下,借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积极主动融入其中,使历史经典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加快龙泉宝剑小镇建设,打造好产业发展空间平台。立足于龙泉宝剑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宝剑文化产业基础,以欧冶子铸剑遗址为核心功能区,按照“技艺传承区、文化弘扬旅游休闲区、经典产业园”的功能布局,要凝心聚力,排除一切杂音、干扰,密切配合政府规划,建设好集宝剑铸造技艺传承地、宝剑文化创意集散地、宝剑文化体验区、宝剑文化旅游休闲区、影视剧拍摄基地为一体的中华宝剑主题小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人才高地。在继续发扬“父传子、师传徒”的传统技能传授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宝剑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把市中职校(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建设成为宝剑产业后续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与组织人事部门一起,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双管齐下引进和培养人才,重点培育大师队伍和新生代铸剑师,以提升传统工艺的品位和质量。
三是加强科研攻关,改造、提升传统刀剑产业。加大开发力度,生产高精尖系列产品,加强对传统铸剑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挖掘,积极应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原料取材、锻制技术、宝剑性能等方面大胆革新改造,突破材料、品种的单一化,丰富龙泉刀剑产品种类,促进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创新。
四是适应消费需求的深刻变化,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档艺术品、时尚日用品、时尚工艺品、高科技产品、旅游纪念品,深入推进“创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历史经典产业适应并顺利融入现代经济社会,提升龙泉宝剑的产品附加值。建立宝剑产品标准体系,严格规范管理,加强名企、名品、名家培育,促进龙泉刀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跨界合作,探索传统产业全新的商业模式,推进销售统一品牌标识,推广应用产品条形码,加快宝剑产品包装科技开发,使其向精致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强化宣传推广、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扩大电商销售规模,依托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宣传展示营销平台,推进龙泉宝剑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切实将龙泉宝剑这一历史经典产业打造成为象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符号的“金名片”和龙泉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