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5日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60)
《菩提树下的欢宴》(连载60)
  山不在高
  西方社会,教会与王权的明争暗斗,此消彼长,大约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势。这些事后来的推演是,彼此达成了妥协,各自向后退让半步,形成了政教合一体制。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了中世纪结束。
  而中国的佛教,在经过这“三武之祸”的三次敲打之后,终于学得乖了,明白了它虽然自视崇高,但始终只能是从属的东西,作为维系天下太平,万民安乐的一份调和剂,是唯我独尊的皇权统治的敲边鼓的角色。道教、儒教在此之前是这样做的,佛教想要安身立命,也必须这样做。
  伟大的僧人玄奘,他的出家剃度,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那被誉毁参半的隋炀帝杨广。我们前面说过,杨广短暂的统治期间,曾经有过几大功绩。第一,他开凿了大运河,使中国南方和北方,首次完成地理上的沟通和统一;第二,他在甘肃凉州,也就是今天的武威,举办世界万国博览会;第三,他还在凉州,设立国立译经场,收一千五百名汉族学生,学习梵文,一千五百名印度学生,学习汉文,从而进行国家层面上的浩大译经工程。
  长安城叫“都城长安”,洛阳城叫“东都洛阳”,就像一条长着两个头的蛇一样,自西周迁都洛阳以后,历朝历代,洛阳城都享有“陪都”的地位,隋炀帝时也不例外。洛阳城同是汉传佛教一个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汉明帝夜梦金人,然后西域两高僧白马驮经,抵达洛阳,在此建中国内地第一座寺院白马寺,这件佛的掌故就发生在洛阳。而北魏王朝迁都洛阳以后,在这里修凿龙门石窟,更使这块地面,佛法大盛,不让长安。
  公元612年时,隋炀帝大约刚在凉州,主持完凉州国立译经场的初立,回到洛阳城后兴犹未尽,发一个诏令,昭示天下,要在举国上下,选拔10名僧人,由他亲自完成剃度。这消息一出,于是洛阳城中,一阵骚动。有个孩子,姓陈,公元600年出生,名叫陈祎,是距洛阳城30公里的陈河村人氏。
  雪落在此处,而不落在彼处,一定有它的深意所在。这个后来被称为“玄奘”“唐三藏”,或者被话本小说《西游记》称为唐僧的人,他的身世,也是有一些来历的。史书上说了,陈家最初住在许昌,后来战乱年间,迁移到洛阳。陈氏家族当年曾显贵一时,孩子的高祖和曾祖都曾担任过北魏王朝的太守,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孩子的祖父曾出任国子监博士,孩子的父亲名叫陈慧,虽只是隋王朝一个普通的县令,但对儒家和佛家的经典,都颇有研究。
  孩子五岁时,母亲撒手长去。父亲于是辞官归隐,回到家中照顾子女。史书上说,玄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这样说来,他该是排行第五,陈家最小的孩子了。而到了孩子10岁时,父亲去世,这样父母双亡,这个名叫陈祎的孩子成了孤儿。于是在二哥的带领下,来到洛阳城的一座名曰净土寺的寺院暂住。
  父亲过世两年之后,洛阳城人声嚣嚣,市井中传说着当朝皇帝要全国考试,为皇家寺院遴选10个僧人的消息。消息传出,应试者无数,这孩子也就壮着胆子去应试,可是他刚满13岁,没有资格。主考官名叫郑善果,考试已经结束了,他步出宫门,见大门口石狮子旁边,站着一个高高挑挑,白白净净,气质独特的孩子。孩子见到主考官,四肢伏地便拜,愿遁入佛门,剃度为僧。四目相对时,主考官一惊,明白眼前这孩子是个非常之人,有慧根之人,他在给隋炀帝的奏谕中用“诵业易成,风骨难得”八字,来评价这孩子,并以此作为他破格录取这孩子的理由。这样,这孩子完成剃度,剃去三千烦恼丝,革去旧衣换僧人,正式成为皇家寺院一名僧人,得名玄奘。
  当玄奘成为一名僧人的时候,大教东流,佛教传入中国已经600年了,洛阳城中寺院林立,僧侣如织,香火缭绕,梵音阵阵。想那当初叫伽蓝寺,现在叫白马寺的佛教大寺,端立洛阳城中,庄严万状。而黄河岸边,龙门石窟的开凿督造,击打声不绝于耳。少年玄奘即在这洛阳城浓厚的佛学氛围中长大。那个主考官郑善果,曾预言,玄奘乃人中龙,鸟中凤,绝非池中之物,将来会是佛门的才俊呀。
  玄奘在洛阳城,住寺到618年,也就是隋炀帝摸着自己的头颅,叹息说“这一颗好头颅,不知道将来要被谁割了去”那时间段的前后。是时隋帝国将亡,洛阳成为战场,玄奘于是为避战火,一双麻鞋,一件乞食钵,西走长安。来到长安城后,隋帝国灭亡,大唐初建,战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痴迷于佛法的玄奘,说了句“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说罢收拾行囊自长安南下,开始了长达7年的游学生涯。7年间,玄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遍访名刹古寺,问学高僧大德,被誉为佛门的“千里之驹”。青年玄奘造访过哪座寺院,在哪家寺院山门上挂过单,在哪家寺院经堂中求过学或讲过学,时光久远了,这些都已无从查考。
  公元625年,玄奘结束了游学生涯,第二次来到大唐的都城长安。此一时,历经磨难的长安城秩序已经恢复,大唐帝国在李氏家族的统治下,开始崛起,各种迹象都表明,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始。
  一颗不拘的心渴望着远方,至于那远方是什么,虽然暂时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它在召唤,它在魔咒般的诱惑。在二次进驻长安城的某一天,青年玄奘遇见了一位高人,这就是来自印度的僧人波顿。遍搜天下佛门典藏,研读佛法,而始终不得其要领,如坠入云里雾中的青年玄奘,在与波顿僧人的简短交谈中,迅速体悟到印度佛学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他因此被倾倒,知道该去哪里,寻找到至高的真理和智慧了。
  波顿僧人告诉玄奘,印度国有个叫那烂陀寺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集万千智慧于一身,通晓一切佛法经论,是当世的佛学大师,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波顿的话让青年玄奘明白了,他脚步的下一步该迈向哪里。那一刻他决定了,要前往印度,舍身求法,将那那烂陀寺长明不熄的灯盏,盗一盏出来,点亮他亲爱祖邦的殿堂,让佛学抚慰这东方的苦难。
  父母给了我们两只脚,为的就是为了有一天用它来独行天下。而对于青年玄奘来说,这“有一天”是公元627年秋天的某一天。
  这一年秋天,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平原上所有的庄稼,一场大饥馑在所难免。立国刚刚9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饥民四散逃难。而在此之前,由于唐王朝与突厥人的战争时紧时松,频有发生,所以唐王朝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关隘,不许有一人流出。
  这样,时年28岁的青年玄奘,身穿麻鞋布衣,头顶斗笠,肩上再背一个篾条编成的背篓,化装成灾民模样,和逃难的灾民一起,混出长安城,踏上凄苦凶险、九死一生的西行求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