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安塞人称窗花,是一种靠世代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形式。每逢春节,或儿女婚嫁的大喜日子,安塞人都要用剪纸装饰美化窗户和居室,营造出一种喜庆欢乐、吉祥如意的氛围。
安塞剪纸有窗花、窑顶花、衣物佩饰花样、婚嫁剪纸、神龛剪纸等,纹饰多为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禽走兽、人物等。剪纸作者运用暗喻、比喻、借喻和象征手法,艺术地表现出天人合一、敬祖崇先、祈盼多子多福、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观念。其特点是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造型古朴、线条粗放、乡土味浓。
安塞剪纸曾受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汉代画像石及唐宋雕塑和绘画的影响,如农家春节门楣上贴的“瓜子娃娃”与青海省上孙家寨新石器时期彩陶盆上的舞蹈纹样很相似。“抓髻娃娃”的造型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配纹饰几乎一样。安塞剪纸中,花鸟鱼虫绝不是单纯的形式表现,而是蕴涵着深刻的古老文化观念。安塞传统剪纸花样,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文化与民俗的重要资料,有“地上文物”和“活化石”之称。安塞剪纸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整理/赵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