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梅的提案建议一年都不落,而且每年的关注点都不同,2012年的提案建议是为农民工提供文化阵地相关的文化产品;2013年是敦促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拯救戏曲剧种;2014年考虑的是戏曲的传承……而今年则是关注戏曲的活态传承。
李梅一直特别强调“戏曲的活态传承”,她说:“秦腔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能够传承下去,我觉得就是靠人传承下来,所以说它是一种活态的文物。很多艺术家,特别是老艺术家,他们的戏随着他们的去世而流失,所以一定要抢救我们这些传统文化。在抢救剧目的同时,通过音频、视频把老艺术家的东西保留下来。”戏曲自古到今都是口传心授,都是老师一对一地教,所谓名师出高徒,优秀的老师把他们的艺术积累传给学生们,李梅说:“我们愿意把我们的肩膀让出来托举学生们,让他们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李梅还提到,现在很多剧种的传承人可能只剩一两人,剧目面临着濒临失传危机,建议国家在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一定资助,“可以像京剧一样通过音配像的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老艺术家的作品记录下来,实现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
李梅坦言,在剧目创新方面目前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人才锻造方面也存在诸多短板,“现在外界诱惑很大,很多年轻人选择拍电影、唱歌。虽然人们对现代文化接受得更多一些,但我觉得应该对老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
文化艺术报记者 花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