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2日
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理论的开拓者
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理论的开拓者
  我认识中央民族大学的柯琳教授是在三十年前,那是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期间。此时她还是刚走出四川音乐学院,后来分配到贵州民族学院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
  让人惊讶的是柯琳教授刚刚出道,就眼光敏锐地步入全国两大少数民族艺术领域,一是在此次少数民族学会学术会议上提交与宣读了一篇关于贵州布依族音乐的论文;另外则是她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了一部国内人鲜见难啃的研究傩戏文化的学位论文。后来出版为《傩文化刍论》一书,我曾将其收录进我们合著的《民族戏剧学》之中,至今读者还对此津津乐道。
  兴许是柯琳教授土生土长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她从小倾听到苗岭彝寨民间音乐的机缘吧。她年轻的时候就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耳熟能详,就成为当地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田野考察的积极参与者。据她说,在没有来到北京之前,就几乎走遍了贵州省大多数地县乡镇,为的是挖掘、整理那里珍藏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资源。自然为以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柯琳教授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适逢良机,在赵沨、毛继增、曲六乙、田联韬、薛良、许常惠、袁炳昌等诸位著名学者的指导下,她通过刻苦的系统的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理论的学习,再加上有机会到全国少数民族各地进行学术考察。从而打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眼界,陆续撰写出许多有学术分量的著述。
  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她在毕业不久就推出了《贵州民族乐器一百种》《民族声乐理论教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等。这三部书都是她经过艰苦的边疆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田野调查,以及丰富的高等院校艺术教学与大量的科研实践才能完成的学术成果。记得我在与她合作一些关于民族音乐学与戏剧学研究著述的过程中,曾拜见过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赵沨教授,戏剧理论家曲六乙研究员时,他们都赞扬她的聪慧、勤奋与少有的事业心。
  因为她学有所长,文有所成,被相继推举为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终评评委;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展演终评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评奖委员会委员等。从而从民间少数民族艺术,以及学院式课堂民族音乐教学领域,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舞台文艺成就检阅层面上。还有被邀请前往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主持民歌、曲艺学术讲座,更是增加了她的历史使命感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久前,柯琳教授从国外考察中亚、非洲、欧美地区的民族艺术回来,更加强了她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研究的决心。她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社会,中国少数民族曲艺都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喜闻乐见综合性的文体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最近我有幸收到她寄给我新撰写与出版的一部洋洋大观的学术专著《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是一部非常大气典雅的精装书籍,由七十万字的正文,数十幅精美的少数民族曲艺图版,还有资料详实的附录图表所组成。装帧讲究、图文并茂,不失为一部沉甸甸、厚重重的相关学科集大成者。掩卷捧读,我不禁为她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所感染。记得在两年前就听说她曾放出风来,说要承接中国文联曲艺家协会的重托,要联合全国曲艺界的各路英雄,要在三四年中创立中国曲艺学的分支学科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学,编写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理论专著,不想转眼已初见成果,多少填补了一些无人问津的学术空白,着实让人感到有些惊讶与钦佩。
  世界文化天地很广阔,人类艺术道路很繁多,前进途中有平坦大道,也有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柯琳教授选择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她认为,平坦大道上人们走得太多,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学问可做;而在羊肠小道上行走,虽然很费劲与冒险,但是富有极大的挑战性与开拓性。从此坚持不懈的探索,征服一个个学术难题,将来有望登上科学与真理的高峰。
  回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的路程,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确实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令人诱惑与敬畏的学术高峰。柯琳教授及其她的学生们,正是怀着美好的梦想在不断攀登。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这座高峰早晚会踏在征服者的脚下。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主任黎明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