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9版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19日
风致飘逸 不滞于物
风致飘逸 不滞于物
  画家简介:  苗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画家,文化部青联委员,河山画会会员,中国  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
  桥上荫凉
  处暑
  侧影
  木瓜园记事
  风从那里来

  格桑花开
  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荷
     ■ 李凡伟
  认识苗壮是从苗壮的文字开始的,从他的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苗壮为人的不事张扬,看到苗壮性情化的适意生活,看到苗壮对艺术的执著,可以这样说,行走在苗壮的文字里,似在田间地头,直接地气;品咂苗壮的作品,如置身天边云外,畅游自在。他的作品始终蕴涵着一种原生态的、野生的、健康的阳刚之美。
  苗壮身居城市,他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他成长的步伐,他亲身感受着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变革。无疑,这种从小对城市的印象,对他现在作品风格的确有着最为根源性的影响。而这也是为什么在苗壮作品中更多看到绿植和城市建筑共生现象的缘由,这既是苗壮作品的风格,也是苗壮本人的精神诉求。
  历史总是在不断修正,并在这种不断的修正中向前发展。美术的形式和技巧亦随着当代审美观的发展而革新。在中西融合的大环境下,出于学院体系的苗壮亦在关注西方绘画的艺术观念。他始终在发掘,如何让绘画回归到人,回归到情感本身,怎样才能在传统国画中找到突破口,打破区域界限,找到人性审美的共同点。苗壮这种对传统突破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最为真实的体现。
  他的作品让写实主义不再只是一种绘画技法。他绘画中有着19世纪40年代写实主义的意味,不过,他的这种写实主义,更多倾向于以人为本的、新的、自然写实主义,他更多抒发的是人的感受,人对自然生活的感受,并以小见大地去映照生活。他把艺术和现实生活更紧密的结合,进而表现生活,描写生活,最终借此观察生活及反省生活。
  如果说吴哥窟带给人们的震撼在于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苗壮则让这种震撼的、远远的美,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他的城市系列作品既体现了植物和建筑共生的和谐之象,亦是对过往生活的回放,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再现。你会感受到时间在艺术哲学中的重要意义!在这个系列中,他通常选取某一物件或者某一场景作为主题,次景则选取大量植物做背景,他的城市系列之滑板,整个画面布置得宜,用传统的笔墨表现出画面的主次,而用西式的光影效果表现出画面的虚实,作品中看似简单的滑板车,却告诉了我们这个时代儿童取乐的主流方式,从旧玩具的没落,到新玩具的兴起,不仅是对儿童幸福度提升的一种暗示,更突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系列的另一幅作品,则采取以露天咖啡馆为主题,次景以大量攀附在花栏上的植物作为背景,建筑在大片绿色植物的环绕中似乎有了感情,有了生命。透过作品我们可解读到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情致。而大量攀附在建筑与围栏上的植物,不仅在氛围的营造上起了重大作用,并且赋予这些冰冷的建筑以生命。透过间隙,我们看到时代的建筑特点,苗壮作品中的这些细节,无不告诉我们,城市化进程在人类社会中的进步性,优越性。但同时他也在告诫并提醒我们:要注重植物和城市的共生关系,不要让这种触手可及的幸福在若干年后成为一场美梦!
  苗壮笔下的城市植物系列,大多是以热带雨林植物为对象,缠绕的藤萝,枝繁叶茂的花草,在他的笔下交织成一座座绿色的迷宫。美在这里成为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和谐。作品中,他用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堆砌出浓淡干湿的层次感,表达出植物本身的脉络层次,在空间层次的表达上,选用不同于主色调的彩墨,既营造出画面的清丽脱俗,又使色彩和墨彼此和谐,整幅作品构成一种扎实的质感,这样一来,既合乎了自然规律亦合乎了艺术要求。苗壮多年的写生经验,早已使他掌握了植物的生活特性,在他的作品中,你随时可以欣赏到艺术的魅力和自然之趣。他作品中对热带植物的生活习性,生命力表现得特别到位,藤本植物和乔木的相互依存,小型叶和大的棕榈类植物之间的相互穿插附着。整幅作品,枝条萦行高下,气脉一贯;花头参差向背,条畅得宜;枝叶疏密交错,不相杂乱;根干枝叶,各有所安。而在墨色上,浓淡虚实,隐藏显露,各得其所。甚至,他作品中逼真的秩序感和空间感,会让你不由生出这样一种童趣——很想如儿时,在田野树丛想要扒开外围的枝叶,看看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东西。而那种只有在热带雨林才能欣赏到的“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象亦会从他的笔下跃然而出,不禁让我们为之赞叹,赞叹苗壮的妙笔生花,赞叹自然真实存在的力量,亦赞叹自然物象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在苗壮的作品中,既有表达城市题材的作品,亦有体现人品高洁的清荷。众所皆知,自古画荷者众数,能把荷性挥洒而出者则寡。苗壮之荷,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气韵上,都给人以烟波浩渺的清逸之气。荷之形、荷之性,于他之笔自由而出。他的荷,以简驭繁,赢在气韵。整幅作品构图布置得当,阴阳虚实处理巧妙。虽寥寥几枝清荷,但穿透力极强的空间感,却给人以无限遐思,画面中的留白,在空间上营造出的水波浩淼之境,似乎在眼前的不再是简单的几枝,而是一塘荷色入眼来。在荷与荷之间,苗壮取其自然之势,写一枝高标,现独拔之势,其它则合理布局,这样结构既避免了画面落于平板,亦不会让人望而生厌。荷梗则方圆并用,淡墨处理,巧拙雅致。荷叶则以大写意中的没骨法写之,洒脱泼茂,整个荷叶脉络流畅,花蕾俊逸,荷叶与荷梗,荷叶与荷花之间则掩映成趣,呈圆融冲和之象。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必须对社会,对人生有思想,失去思想,艺术将什么也不是,空洞无物。苗壮用那些不经意的生命,告诉自己,同样告诉你我,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周遭,同时,应该关注并且热爱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并珍惜。所以,我们在享受苗壮作品带给我们世间大美的同时,同样要去思考,不管是艺术的,精神的,还是社会的,万不可做无心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