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19日
内画鼻烟壶:小器皿藏着大乾坤
内画鼻烟壶:小器皿藏着大乾坤
  内画百虫图鼻烟壶
  内画百子图鼻烟壶
  青花瓷系列
  内画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产生起源于内画鼻烟壶。鼻烟壶作为清代的典型器物,以其小巧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千奇百怪的质地原料、绚丽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驰誉寰宇,被视为“聚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目前国内形成了“京派”、“鲁派”、“冀派”、“粤派”与“秦派”百花齐放的格局。《文化艺术报》本期带您认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派内画艺术创始人张铁山。 

    15岁入行十年修得真本事
  张铁山,河北人,1963年生于陕西户县,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前往河北生活,从小学习优异的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当军人的梦想。“我从小都爱学习,一直在学校担任学生会主席,并且还是班长,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所以我一直有个当兵的梦想。”张铁山说。但是这个梦想却在他15岁时破灭了,父亲毅然决然的让他放弃学业,去特种工艺厂学艺。他说:“我直到现在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让我放弃学业,去学艺,但我不记恨他。”在那个年代,进入特种工艺厂是需要考试的,张铁山回忆当时有100多人参加考试,但是只招录11人,他最终以第6名考入了特种工艺厂。他说:“我父亲就热爱书画,所以受他的影响,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就这样,张铁山在特种工艺厂一学就是10年。
  1988年张铁山回到西安,创办了张铁山内画艺术研究室。说起创业经历,张铁山一声感叹,“创业初期,非常辛苦,鼻烟壶虽然在河北发展得很好,但在西安仍是外来文化,还是没有得到认可,又缺乏资金,所以只能自己慢慢画,然后去旅游市场卖。刚到西安时,身上没有钱,当时一边画内画,一边去卖,以维持生活。”
  经过几年的磨练和积累,1994年研究室升格为研究所,2002年升格为研究院。随后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期间,他先后培养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专业内画技师18名,在陕西工艺美术界形成了初具产业规模的文化艺术新生力量。 

  内画鼻烟壶从构思到完成需40多天
  鼻烟壶是中国内画艺术的典型载体,它体积虽小,却能使用内画艺术呈现出大千世界。其独特的制作过程,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口小如豆的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瓶内反手内绘精妙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让无数人士为之着迷。作画时,气收于丹田之中,力发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可谓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的特种工艺。
  张铁山说:“无论内书画是中国画或西洋油画,它与外书画的需求一样,但也有一些不同,首先操作次序截然相反,内壁反书画,外壁才正顺。由于内壁是磨砂的,难以看到笔的位置,所以这个过程是很难的,要经过最少几年的训练才可以达到入门的水准。有时都画了一个多月了,但是由于一笔的失误,就会导致整幅画作废,所以必须打掉重来。”
  记者发现,张铁山收藏了上百种鼻烟壶以及内画鼻烟壶,造型特异,每一个壶的样子以及内画风格都有所不同。他说:“每一个壶的内画,从构思到完成需要40多天,我会根据壶的材质及器形去决定绘画风格。首先是打稿,国画稿线可用勾笔直接蘸上墨色在壶内勾好线条。西洋画则用淡赭色起稿。然后是着色,根据不同的壶,把配好的颜色调成适当浓度,用干净的勾笔涂在所需要的位置,涂时应手法利落,一气呵成,避免厚薄不匀或漫浸外溢,同时注意不要破坏线条。配色应冷暖搭配,谐调自然。 

  从业37年他创立“秦派”内画
  张铁山1979年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王习三先生学习。学习十年,技艺精湛。谈到恩师,张铁山这样说:“王先生是内画艺术上极其有造诣者,天分高超。冀派的特点较京派的文人情怀、鲁派的精湛线条和粤派的华丽比较,是综合的。这也使得我的学习较为全面。”张铁山没有具体回忆十年苦修往事,却认可了恩师王习三“将内画艺术产业化”的功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和市场结合的同时,看到了更广阔的国际前景。为了延续内画工艺,他创立了“秦派”。他说:“年轻学艺的时候,底气不足却还是埋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创一个新流派。”张铁山的各种历练让秦派内画风格更加突出,他开始被邀请参加省内外展会,国内外专业奖项的评比,屡获殊荣。秦派如今在陕西工艺美术界影响很大。
  经过多年发展,秦派如今门下有近20名学生。2006年,43岁的张铁山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2011年至今,秦派的学生每年都在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上拿到金银铜奖。
  从业37年,张铁山是吸纳整合陕西内画文化艺术的有心人,他选用青铜器、兵马俑、瓷器等工艺形象为图符,形象地展示出陕西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标志。“国外人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艺术都是从青铜器、青花瓷开始的。青铜器属于礼器,用于祭祀,刻的字大多关于中国人的礼节、规矩等,是中国工艺美术的DNA。青铜器代表国,青花瓷代表中,这两个物件就代表了中国两个字。”张铁山说。
  “润、透、精、雅”是秦派的特点,“润”指笔格,画时拉的线条比较长,比较秀美。“透”指色格,设色要讲究。“精”指画格,鼻烟壶有各式各样的形状,画时必须与壶形相结合,布局要精致。“雅”指整个配盖、配饰等透出雅字,雅透出了“士大夫”精神。 

  鼻烟壶昂贵内画艺术推广需借助衍生品
  鼻烟壶虽然小,但因精致,所以价格高,目前为止都是一些收藏家、富人、文化程度高的人玩的,受众群体非常小。真正要将内画艺术推广出去还要靠工艺品、衍生品,张铁山说:“画一件工艺品需要一个星期,虽然近几年是工艺品市场的寒冬,但这些东西接地气,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买得起。未来我们还会开发一些像茶具、酒杯、屏风、笔筒等艺术品。”
  说起内画传承,张铁山说,“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绘画基础的做起来既快又简单,但学内画的第一步要先学画线条,很枯燥,又没办法糊口,加上现代社会诱惑大,很多人经不住诱惑。另外,很多人关心书画、演出这一类东西,却不懂什么叫工艺美术,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前三年是学习内画艺术最重要的阶段,基本没有收入,三年后,不管画的好与坏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因此,内画在传承方面首先应该与大专院校相结合,走进大专院校作为一个门类专门去研究。二是国家的投入,仅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做好。”
  文化艺术报记者 花明方 吴嫚嫚 实习生 张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