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在丰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绥德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文化引领、城镇带动、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抓好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省级文化旅游街区、重点文化景区建设和红色文化旧址恢复重建,保护开发具有地方民俗民居特色的传统村落,将绥德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把绥德建设成全国文化强县、西北旅游名县和榆林副中心城市,使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转型调整、群众持续增收的硬支撑。
绿色发展建设全国文化强县
党的十八大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战略决策,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国”和“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总体部署,这为绥德县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撑。
在新形势新常态下,绥德县发挥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推动产业化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努力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着力推进文化传承,打造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黄土文化、生态文化”四张名片,形成一批精品文化产品,加强文化输出,持续扩大绥德文化对外影响力,努力使“天下名州”名天下,将绥德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文化版图的重要高地。
共享发展建设西北旅游名县
加快建设省级名州文化旅游街区“一个名镇”,打造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和陕北民俗影视拍摄“两个基地”,形成黄土风情园、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和合龙山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等“三个园区”,重点推进八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旅游,实施郭家沟旅游展览馆、游客服务中心和古村落保护建设,继续加快名州文化旅游街区建设,完成北门坡至文庙沿街住户改造、游客接待中心、石魂广场二期、扶苏文化苑建设和九贞观布展工程。同时还积极做好党氏庄园保护修复和陕北民俗文化村、文庙文化旅游街区和贺家庄民俗文化村建设前期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创建一个4A级、两个3A级景区,形成绥德旅游核心产品,打响绥德旅游品牌。强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开发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圈、黄土文化旅游圈,形成融入中省市及周边地区旅游大格局的精品旅游线路,努力使绥德成为西北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协调发展建设榆林副中心城市
加大争取力度,努力实现撤县设市目标,形成以城市建设为主的发展格局。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东新区、城北片区和城西片区的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城市交通环线,进一步完善“外环内网”的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不断增强城市吸附能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切实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全力打造榆林副中心城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为绥德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绥德,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文化软实力逐渐变为经济发展的硬动力。昔日旱码头,今朝新名州,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在厚重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绥德正在把文化内涵转变为文化产业,把绥德文化转变为文化绥德,让“天下名州”再次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