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5日
何必西天万里遥 —— 观金冈“花果山”展览小记
○ 解诗梵


金冈 《流水》 纸本设色 245cm×125cm 2022年

金冈 《飞天》 纸本设色 245cm×125cm 2022年

金冈 《空谷秋林》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2年

金冈 《太古》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2年

金冈 《浮生》 纸本设色 248cm×500cm 2025年

金冈 《形而上》 纸本设色 248cm×500cm 2025年

金冈 《心游太玄》 纸本设色 245cm×125cm 2022年

金冈 《一叶障目》 装置作品

金冈 《事事如意》 装置作品

金冈 《中得心源》 装置作品

  金冈的画,属于实验水墨领域,经常有人说画不好具象和传统的人才来做实验做观念。但此前我见过他的传统花鸟画和主题创作作品,画得很具象很传统,但他选择了以水墨为媒介,以中国画的材料为材料,又基于他的国际视野,吸取了西方抽象艺术的特色,作为语言形式表达自己在目前社会语境下对生命本原的思考。其作品充满生命感、时间感、韵律感。生命感是一种哲学思考,讨论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所有生命还是单细胞生物的时候的状态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可能性。这些不一定要靠作品回答,但是作品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样的思考,给观者启迪,同时作者也在通过艺术探索,与人们共同寻找答案。
  站在巨大的《星途》之前,感知他的画面在追求一种秩序,但不是仅仅三维的图式上的,我们可以看见行动中的路径、往来中的轨迹和消融中的残痕,类似的符号出现,并隔空以传统的色彩和水墨语言材料呈现出来,时间感让记录和表达上多了一个维度,更丰富地再现宇宙变化的前因后果。
  《众生》《序曲》令人感到强烈的韵律,重复是他的一种语言。排列、组合、穿插、叠加、揖让,使得画面有了韵律,同时也生出一种力量,在视觉上形成冲击力,令人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杜尚说:从库尔贝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绘画是作用于视网膜的。这是一个人人都犯的错误。视网膜是瞬间的!在这之前,绘画可以是宗教的、哲学的、道德的。对于科学,玄学和哲学的争论是永恒的话题,科学家在攀爬的时候在半山遇到了哲学家,他们一起爬到山顶的时候,高僧大德已在此等候多时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篇21个“无”字,如在四面八方十地千百亿处潜伏等待,此岸一切之始与终皆归于此。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灭五感,是在隔离了感官的作用之后,继而消除思维,达到心灵的宁静。抛离具体物象也有同样的作用。满和空有时是相同的,动和静是相对的,轰鸣的作用有时也是隔绝带来的安静。一如修行中的“止观”法门,“止”是止息,“观”是洞见,置身在混沌和空灵中更容易接近真理。
  从花果山到斜月三星洞,一路到西天,取经路迢迢,没有人知道水墨的实验性走向的终点在哪里。也许终点与边界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正如荆棘岭杏仙所唱“何必西天万里遥”。对于结果的讨论也缺乏意义,有意义的是个体探索的多样性存在,以及持续发声和被听见、被看见。相信通过更深入的艺术实践,作者和我们能对生命的真相更加了然。
  (作者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创评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