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1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慧能:佛教中国化的缔造者(6)
○ 墨耘
  这与释迦牟尼的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法以及孔子“述而不作”的教学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有一则故事能很好地说明他这种传经形式:
  慧能大师自黄梅东山寺得到顿悟法门后,长时间隐居在韶州曹侯村。当地有一个儒生名叫刘志略,时常帮衬他。刘志略有一个姑母,法号无尽藏尼,经常念诵《大涅槃经》,当她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就来问慧能,慧能总能耐心给她解释其中奥妙。一天,无尽藏尼念经时有一字不认识,就来请教慧能,慧能告诉她说:“文字我一个也不认识,如果在道理上有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无尽藏尼非常惊讶地道:“你连字也不识,是如何明白这么多道理的?”慧能道:“诸佛的奥妙道理,与文字无关。文字只是表达讲话的内容,讲话的内容又是表达佛法奥义的,所以明白意思才是关键,文字并不是唯一的表达形式。”尼姑听后大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文字,掌握经文要义道理才是悟道的关键。
  六祖慧能讲法语录被弟子辑录成《法宝坛经》(后世又称《六祖坛经》),是中国本土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佛学典籍。毛泽东主席在谈及慧能的时候曾说,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老百姓的。这一论述指出了慧能在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到,释氏哲学有空宗和有宗之分,而禅宗则在“空”和“有”之间独创了“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