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3日
《空城纪》(连载122)
○ 邱华栋
  在我的楼兰,有几座精美的佛寺,我的宫殿虽然不够巍峨,可亭台楼阁也是精心建造,请南朝画工在王宫墙壁上画下了精美的壁画。南来北往的行者给我带来很多宝贵的佛教经卷。此刻,我想象着楼兰的灭绝,最让我不舍的,不是我的王后和亲人,反倒是那些写在皮纸上、丝帛上、贝叶上、木板上和刻在石块上的佛经。而这些都是大魏皇帝拓跋焘要毁灭的。
  我忧郁的目光穿透了王宫,扫过了楼兰城西北那高高的佛塔圆顶,此刻,梵音阵阵,如同沉香一样袅袅传来。可这样的景象,还能够持续多久?
  后来,我的探子传来消息,拓跋焘占领凉州之后,率领大臣、将军、随从,攻打敦煌,在那里获得沮渠牧犍延请赵大学士编制的历法秘典《玄始历》的副本。南朝皇帝刘义隆的手里也有这个历法,而拓跋焘攻打北凉时,南朝刘义隆果然没有发一兵一卒。眼看凉州和敦煌成了拓跋焘的囊中物,我感到了唇亡齿寒,楼兰危在旦夕,我确信这一点。
  我的探子回来禀报我,在敦煌,拓跋焘的大臣寇谦之花费两个月建了一个道坛。拓跋焘到达敦煌时,所有的随从、士兵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符合道教规范。他的队伍旌旗招展,鼓乐喧天,选择吉日良辰,大魏皇帝拓跋焘亲自登上道坛,接受大道长的符箓,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典礼。
  我知道拓跋焘信奉道教,信奉儒家。探子说,在敦煌,有几个曾路经楼兰的天竺僧人告诉拓跋焘,他们在楼兰见到的情况。他们向拓跋焘描述楼兰是一座十分精美的佛国之城,到处焚香袅袅,梵音阵阵,佛塔巍峨,佛寺盛大,僧人众多。很多商人、僧人、军人往来于大漠西东,从天竺到克什米尔,从康国、安国再到长安、平城和洛阳,楼兰都是重要的中转站。
  拓跋焘听说楼兰的这些情况后,两眼放光,如坐针毡。他命令手下的大将抓紧做好进军的准备,打算发兵攻打楼兰。后来,因平城出现一些北魏贵族的异动,拓跋焘又班师回平城,楼兰的危机解除了。
  可楼兰的危机真的会解除吗?楼兰,我美丽的佛国,现在干旱缺水,日日夜夜都被流沙侵蚀。每天一早醒来,我就感觉嘴里都是细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沙子,非常细密,缓缓地企图将楼兰埋葬。
  拓跋焘从河西退兵了。可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安周还在河西盘踞,占据高昌。探子又来报告,说他将发兵攻打楼兰。这次肯定是最为险恶的挑战。你会投降吗,比龙?我问我自己。我回答,不会。你会鱼死网破吗?我问我自己。我回答,我不怕死,但是我的子民们,我不会让他们生灵涂炭,跟着我血溅黄沙。
  我在楼兰城内奔走,思考着楼兰的命运。黄沙弥天,楼兰人心里都很惊惶,不知道楼兰的命运几何。
  想了三天,我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一个人带领所有的楼兰人到且末去,躲开沮渠安周攻打楼兰的危险和兵灾祸乱,避免我所有的子民被沮渠安周的暴虐士兵俘获后像凉州百姓那样,被拓跋焘迁徙到高昌或更远的地方,去做奴隶和工匠。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就是将楼兰人迁居到且末去。在南边的大漠边缘,且末是一个理想的地方,那里距离佛国于阗比较近,能够有佛祖的安身之地。且末城地处大漠边上、山脚之下,易守难攻,还有河流滋润。
  而那个能带领楼兰所有的子民前往且末的人,我决定把他放出地牢。我独自一个人前往地牢,亲自打开牢门,放他出来。
  这个人自己用黑纱布蒙着眼睛,担心被日光灼伤。他走出来之后,自己解开蒙眼布,一瞬间,他感到要失明了,可渐渐就适应了光线。这个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他叫曹无,因为长得像我,一直被我用作替身。可正是因为太像我,后来他在别人的撺掇下想替代我,被我消灭了死党,将他关进地牢有两年之久。
  他看着我:“楼兰王,比龙,你放我出来,是要干吗?是到杀我的时候了吗?”
  我说:“不,恰恰相反,我要放了你。不仅放了你,我还要你扮演我,或者说真正替代我,替代我这个楼兰王比龙,带领楼兰的子民,包括我的王后和妃子,前往且末,去那里建设一个新的佛国之城。前段时间,我登高台祈祷了七天,七天时间里,我想明白了,楼兰即将毁灭,而你,我因把你关在地牢里,对你有歉疚。那么现在好了,你将拥有我拥有的一切。”
  曹无看着我,就像是我看着他。我们长得一模一样。他哈哈大笑,觉得有点滑稽,有点荒唐。可这就是真的,我接下来详细告诉曹无,楼兰眼下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大自然在毁灭楼兰,沮渠安周也将横扫楼兰。我登高诵经的时候,听到一个声音从天际传来,要我剃度出家。我做出了独自和楼兰共存亡的决定,并委托他变成我,不再是我的替身,而是真正以楼兰王比龙来行事,就像他一直盼望的那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