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潮涌国风》在西安奏响
    音乐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8月22 日晚,西安“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掌声与乐声交织。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潮涌国风》在此上演,八首经典国乐作品接连奏响,为现场观众勾勒出一幅国乐从奠基到革新、绵延发展的宏伟画卷,让古城观众沉浸式领略东方音乐美学的独特魅力。
  本次音乐会阵容强大,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葛亚南执棒。他凭借精准的艺术把控力与独特的音乐视角,引领陕西民族乐团与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将每一个音符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确保了音乐会的高艺术水准,更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整体呈现效果。
  音乐会在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国风》中开幕,其深厚的民族底蕴与国际化的表达,带领观众进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接着,白浩钰的《渔歌》融入赫哲族音乐特色,展现三江平原渔猎生活;王云飞的《春华秋实》以优美旋律致敬奉献精神,获现场掌声不断。上半场压轴的《维吾尔音诗》由刘湲于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生动的节奏带领观众开启西域音乐之旅。
  下半场开场,陈思昂的《生生不息》以五段音画描摹自然,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彭修文改编的《瑶族舞曲》再现瑶族节庆热烈气氛,让人如临篝火晚会。琵琶大师吴玉霞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她与乐团共同演绎的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再现盛唐气象,赢得观众长久掌声与欢呼。最后,音乐会在刘长远的《抒情变奏曲第三乐章》中圆满结束,该作品展现了民族管弦乐的表现力与创新可能。
  整场音乐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不少观众表示,这场音乐会不仅让他们享受到高水平的民族音乐演出,更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心随陕旅 倾听秦汉”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音乐会展现了国乐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为推动国乐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