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谁们家的玉米地
○ 红孩
  强子从铁栅栏向玉米地的一侧倏地跳了下去,双脚踩在长满芨芨草的地面上。他见四面无人,便几步跑进玉米丛,看着那些泛着清香的玉米,不由自主地快速掰下五六根,正要弯腰把玉米用外面的包皮捆起来,只听得栅栏外的人呼喊:强子快跑,护青的来了!说话间,两个操着河南口音的老汉边小跑边嚷嚷着:你们要干啥么,这已经不是你们村的地了。
  几天前,我的同学桦给我打电话,跟我叙说发生在老家的新鲜事。当她跟我学着河南人说话的样子,我不由得笑了起来。桦告诉我,自从我们老家十几个村都被绿化隔离腾退后,她也搬到了五六里地以外的一个社区居住。前年,她在乡政府办了退休。十几年前,我和桦曾经张罗搞了几场发小同学会,后来大家年龄大了,有的已经有了孙子孙女,成天总是围着孩子转,就很少有自由的时间再聚了。我明白同学们的心思,大家内心不是不想聚,主要是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得太大。特别是在拆迁的过程中,每家的情况又非常不同。有多有少,也有分配不均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的。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不见面不聊天谁也不知道谁咋回事。如果见了面,喝了酒,彼此不当外人,谁保不齐会说漏了嘴,传来传去无形成了是非。
  我问桦,强子跳到玉米地里是什么情况。桦说,村子被腾退后,年轻人拿了钱,买了房,有工作的还好,没工作的就自谋职业。像强子这种过了50岁的,也不愿再到外边找什么工作,他们就在小区里扎堆玩斗地主,玩着玩着就急眼,有输钱打架,也有闹离婚的。乡政府考虑这些人总是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就成立了绿化环境巡防队。强子他们很愿意干这活儿,虽 然 每 月只 发2000 块钱,但毕竟干净、体面。你知道,村子里原来的耕地都种了树栽了草,老宅基地被整理后,变成了绿色农业生态试验基地。据说,这基地是市里要求建的,每个乡镇都有。
  听到这里,我对桦说,去年6月初,基地里的麦子成熟时,我曾在麦田边做过一期视频。可惜,麦田外边安装了铁栅栏,不然,我可以走到麦田的深处去做,那样的景色才好看呢。桦说,你那期视频我看了,开始觉得很亲切,可看着看着就觉得哪不对劲,我把视频转发给强子,强子就说,那麦田原来是咱们村子的宅基地,几百年来家家都住在那,咱们是发小,一起长大的,现在可倒好,那土地一夜之间成了试验基地,还给装了铁栅栏,他们什么意思啊!是防贼呀,还是防咱村里人!
  强子的话让我不禁想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在当地的乡政府上班。乡政府坐落在一座祠堂里,前后两个院落,分别开有南门、东门和西门。我猜想,这坐北朝南的祠堂,其正门一定是南门。开西门是为了去隔壁的卫生院方便,还有上厕所。开东门,是为了去食堂,同时也为了多出一块菜地。我的办公室在后殿的西配殿北房,中间是司法办,南间是乡长办公室。我们办公室3人,分别是党委副书记、党办主任和我这个团委书记。后院正殿是会议室,一大一小,机关里的各种会议都在这里举行。我们西配殿的对面自然是东配殿,东配殿北房是电话室,中间是妇联,南房是纪检。院落中间是个花坛,每到妇联开会,来自村里和乡办企业的妇联主任凑在一起,在花坛四周扎堆聊天,常令整个后院笑声不断,跟举办春节晚会似的。要说比这更热闹的,是每年入冬春节前,各村开始分红,这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村民到乡政府告状。要么因为工分高低不平衡,要么就是乡政府提留款比例过高。那时乡政府3个大门24小时都开着,老百姓可以随便进出各个办公室,有的村民甚至到了我们党委办公室,也不管谁的杯子,抄起来就喝。还有的村民因为跟我父亲很熟,他们就会让我给他们找烟抽,甚至到食堂给他们打饭。对于这些村民,我虽然内心里也很烦,但还是要热脸相迎笑脸相送。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一想起来,我倒觉得过去的一切很自然很亲切,几乎没有一丁点隔阂。
  大约上世纪90年代初吧,那时我已经到报社当了记者。忽然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消息说,市政府决定要全面拆除机关的围墙,这样体现政务的透明,也觉得政府机关不那么脱离群众了。很快,就见各级党政机关立马行动起来,甚至连中直机关也都照做,原来的院墙处几天便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你不得不佩服政府的执行力。当然,我也惊奇,那些草坪、花卉是如何从天而降的!然而,这样的时间不长,好多单位很快在原围墙处安上了铁栅栏,过去的传达室则变成了保安室。即使是工厂、学校,街道、乡镇以至农村的村委会也都配了保安。现在,你不管去哪个单位办事,尤其要见科长、处长,你都得预约。我曾经去我工作过的乡政府要见同学桦,结果门口的保安死活不让我进,非让打电话联系登记。我对保安说,30年前,我就在这里工作,怎么我回家还得登记。可保安只说了一句:我不认识您,您得按制度办。我正要发牢骚,猛地想到末代皇帝溥仪释放后要回故宫看看,结果工作人员让他出示门票,溥仪不干了,说这是我的家呀,我还要买票吗?可想而知,我的尴尬和溥仪如出一辙。只是我不是皇帝。
  强子到老家老玉米地掰玉米,无疑是那一刻破防了他的乡愁。他的内心对那个铁栅栏一定是憎恨的,我问桦,强子被护青的河南人抓住没有?桦说,强子根本就没跑,他理直气壮地告诉那两个河南人: 这是我们村的土地,老子十几代都住在这,我到我们的土地上掰玉米天经地义!河南人则说:这土地过去是你们村的土地,可现在你们搬走了,这地被我们承包了,这地就是我们的。你跳栅栏到地里掰玉米就是偷就是抢!强子听到偷和抢的字眼儿,当即愤怒了,他将手中的玉米重重地投向河南人,那两个河南人于是冲上去和强子撕扯在一起。这时,巡防队的几个村里人怕强子吃亏,也纷纷跳进栅栏,把两个河南人制服了。虽然强子他们暂时胜利了,可不到一个小时,派出所的警察就把强子他们几个和承包玉米地的河南人传唤去了。警察明确指出强子他们这是犯了严重错误,好在后果不重,不然就要拘留。同时,警察对强子他们的内心想法也表示理解,并建议河南承包人:你们也都是农民,可以考虑玉米成熟时组织当地老村民采摘,比市场价格低点就行,这样既满足了拆迁农民的故土乡情,也增加了你们的经济效益。听了民警的话,几个河南人笑着说:警察同志这事办得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