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驴队来到奉先畤》(连载6)
○ 杨争光
  瓦罐拍了一下驴屁股,紧跑了几步,第一个跑上土台,这才看见土台上不是长乱草的地方,土台上边只长着一溜杂草。土台是个打麦场。铺在场子中间的麦秸秆已碾轧过无数遍,成麦草了。一头拉碌碡的驴戴着笼嘴在麦草上站着,很安静,也很孤独。它不用拉着碌碡在麦草上无休止地转圈了,因为赶它转圈的人中了土枪,栽倒在土台边上的那一溜杂草里了。它竟然没有受到土枪的惊吓。
  驴队全上了土台,围在那个误挨了土枪的碾场人跟前了。
  瓦罐给九娃说:不是黄羊。
  骑在驴背上的九娃没有吭声,脸上的茬茬胡子里满是灰土。
  他们都没有吭声,都一脸灰土,都骑在驴背上。
  驴到底是不省人事的牲畜,有几头不但打了几声响鼻,还轻松地挪了几下蹄脚,引得麦场上的那一头也刨了几下前蹄,表示它和它们是一类的。
  瓦罐跳下驴背,把蜷拱成一团的碾场人摆弄平顺了。
  是个老头,光着屁股,裤腰在腿弯处。然后,瓦罐又看见了一泡人粪尿。
  瓦罐明白了,给土枪手说:人家正撅着屁股屙屎呢,你看成黄羊了。
  又说:屁股稀烂稀烂了,成马蜂窝了。
  又惊讶地叫了一声,说:不会吧?脸咋也稀烂了?噢噢明白了全明白了,你瞄他的时候他也撅着屁股瞄你呢,屁股和脸都给你了。
  又发表了几句看法:他不瞄你也许还死不了。屁股打得再稀烂也不会致命,头脸可是致命的地方。他不知道要挨土枪么,要知道肯定不会撅着屁股往后看的。
  土枪手很尴尬,给九娃说:我看走眼了。
  九娃好像没听见土枪手在给他说话。他扭着头朝周围看着。到处都能看到碾完场收完粮食以后摞起来的麦草垛。
  土枪手说:肯定是坡底下那个村里的。咋办?
  九娃和吴思成商量了一阵子,就有了断语。
  九娃说:命该如此。
  吴思成说:我同意。
  九娃:这地方有好收成了。
  吴思成说:我看见那些草垛了。
  九娃说:还是个出细粮的地方。
  吴思成说:全是麦草垛。
  九娃和吴思成又商量了一阵,就定了主意。
  九娃给瓦罐说:你去把那头驴卸了。
  又给其他几个说:把死人搭到驴背上,驴认识路,会驮着死人进村的。
  他们问:咱们呢?
  九娃说:驴进村一袋烟的工夫,咱也进。
  他特别叮咛要让死人的屁股朝上,看见的人首先看到的是他马蜂窝一样钻满铁砂的屁股。
  他们立刻紧张起来了。
  土枪手也很紧张。九娃拍了一下土枪手的肩膀,说:别紧张,你给咱往土枪里装火药装铁砂,我看着你装。他真蹲在了土枪手跟前。
  他说:你得把打兔的姿势改一下了,要改成直瞄。
  一阵锣鼓唢呐声从坡底下的村子里传了过来。
  瓦罐拍了一下驮着尸体的那头驴。它挪动蹄脚,下了土台。
  九娃他们也骑上了他们的驴背,模样都变成了驴队纪律要求的那种。
  四
  那天,正是村庄庆祝丰收的日子。
  村庄在山坡底下,近百户人家,是真正依山临水的村庄。从山里流淌出来的河水在村庄旁边绕了一个弯,好像特意给村庄腾出来一块地方,然后,又朝前流去了。河水流经的地方是平整的良田。“上山么——打柴,过河么——脱鞋”,在其他地方说这句话,多少会有一些遂天认命的无奈,在这里说这句话,说的可就是村庄优越的地理和它的自如自在了。同样的话说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会大不一样的。
  村庄叫奉先畤,证明着村庄是知道感恩的,感恩他们的先人给他们选了一块好地方,也感恩天地神明允准他们的先人选择这里做安居栖息之地,并在这里永久地繁衍生息。逢年过节之时,村庄就烧香上供,感恩他们的先人;收粮归仓之后,村庄就组织锣鼓唢呐,踩高跷跑竹马,用锣鼓唢呐和他们的肢体取悦天地神明,也自娱自乐。
  指挥锣鼓唢呐的是村长赵天乐。他把缠着红绸布的鼓槌抡成了两朵花。踩高跷的领队是赵天乐的儿子赵包子。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脸上涂抹得五马六道,绑着细长的柳木腿,随着锣鼓和唢呐,在村街上转圈子走着各种花样,给围观的女人们抛着媚眼。有人摔倒了,村街上立刻就会跳荡起一阵欢叫和浪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