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初夏枇杷盈满枝
○ 陈祖金
  五月,小满时节。汉江日渐丰盈,枇杷的清甜就挂满了初夏的瀛湖,也挂满了安康的两山一川。作为安康枇杷的地标产区,瀛湖清泉村也进入了繁忙的枇杷采摘季。围着瀛湖之畔的是绵延不断的枇杷果园,青翠的叶和黄澄澄的果子,倒映在碧水蓝天之间,纯净而灵动,未曾嗅到果香已经是满眼享受。
  从“五一”开始,安康大街小巷就开始喧闹起来,很难说清来小城游玩的是“游客”还是“食客”,但分明能感觉到每个人对安康美食的青睐和对瀛湖这一湖碧水的沉醉。当然,外来的食客也会好奇:为什么在安康看到的枇杷是圆球形的,而超市的枇杷大多是鸭梨形的?清泉村的村民听了,也同样诧异:难道枇杷还有别的形状?那些经过改良的品种,更大颗的梨形枇杷能有瀛湖的枇杷甘甜?
  不过,我看古代的画家笔下的枇杷倒都是圆球形的,安康瀛湖的枇杷也依然保留着圆溜溜的样子,它仍旧坚守着枇杷的本味,甚至坚守着初夏成熟的约定,不损害味道去搞那些催熟的幺蛾子。就像果农们说的:枇杷,就应该有个枇杷味儿!因为坚守时节,一颗颗璀璨的瀛湖枇杷,让我们有机会品咂着安康从未失却的滋味,那是一种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后,花逐谢,叶渐稠,历过几番春风春雨,默默酝酿着果熟的滋味,不急不躁,通透而醇厚。
  在安康,枇杷算是熟得早的珍贵水果了。所谓“枇杷黄,麦满仓”,麦收时节,其他果子大多还未熟,所以麦田边的枇杷看起来就特别可人。安康有句谚语:“樱桃好吃将钱买,枇杷好吃树难栽。”本就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枇杷清香爽甜,所以格外引人爱慕。
  枇杷更讨人们欢喜的是它那些许别样的身世:从去年晚秋已开始孕育,叶子经冬苍翠不凋,从从容容,慢慢悠悠,才在初夏时结出了一颗颗灿若阳光的果子,洒在碧绿的湖色与山色上,夏日的忙碌也就轻快了许多。枇杷交越四季,历经“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单单是这种“备四时之气”的意蕴,其中的忍耐和坚韧就足以让人心生敬佩!想来那些将枇杷提前催熟的做法又是何等浅陋,枇杷能耐心沉淀整个四季,你却让它毁于蝇头小利!
  其实想想,人生亦是如此:若求常青,又何必分什么早晚?枇杷无意于汲汲营营,只是兀自生长着,寂寞有节,烂漫有时,待把世间风光看遍,也便是开花结果时。枇杷成熟时,在繁茂阔大的绿叶丛中,跳出一簇簇灵动活泼的黄金果,在清雅亮丽的色彩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超然于物外,又透出几分暖意。或许只有四季温润的安康,清澈如镜的瀛湖,才能结出这饱满诱人,却似绝了烟火世俗的枇杷,在小满时节赴约而来,只是远远地望着,就心生欢喜。
  安康人吃东西,最讲究个时令,在无法拒绝大棚的时代,吃一口时令之物,也算是一种奢侈。谁不想趁新鲜,去枇杷树下,随心所欲地吃,一直吃到醉……成熟的瀛湖枇杷,薄薄的外皮裹着水灵灵的果肉,只需一眼就齿颊生津。轻轻撕开果皮,果肉细腻橙黄,汁液似乎要喷薄而出,剥好的果肉入口即化,舌尖和牙齿交互之间,鲜甜绵软的果肉则很快化作甘甜的汁水,浸润口腔,也直击灵魂。几颗下去,心明眼亮,身心俱爽……
  枇杷虽只能在短暂的初夏时间里吃到,但是枇杷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十分美观,因而许多安康农家都喜欢在庭院里种植枇杷树。枇杷浑身都是宝,果肉能润五脏,滋心肺,连枇杷花和枇杷叶也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就着冰糖雪梨慢慢煨,也可以制成枇杷膏、枇杷露等等,都是生津补气止咳的名药。或许就是因为枇杷花就着蜂蜜治好了我儿时的支气管炎,所以每每看到枇杷树,我就觉得尤为可亲。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有栽枇杷树的趣闻。陆游在山园里种过不少枇杷,自己不舍得吃,都送给了朋友;唐代女诗人薛涛栽有枇杷树的家门口被称为“枇杷巷”;归有光通过写枇杷树,留给亲人最长情的念想:“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又到一年枇杷熟。
  枇杷盈枝时,愿时光里的我们,深情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