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荷韵莲心(3)
○ 墨耘
  花瓣凋落后,花托开始经历一场惊人的形态革命。它从平坦的底座逐渐膨大为倒圆锥形的莲蓬,内部空间被分隔成数十个蜂窝状小室,每室藏一粒胚珠——这正是莲心的前身。成熟后,莲心裹上坚硬的褐色种皮,完成从柔软到坚韧的蜕变。莲蓬在此过程中扮演着“生命孵化器”的角色,也成就了其“多子多福”的象征。
  成熟的莲子堪称植物界的“时间胶囊”。其外层能抵抗微生物侵蚀,中层坚硬如铠甲,核心则是两片子叶环抱的莲心,蕴含着一整套完整的生命程序。莲心的特殊之处在于:虽深藏于黑暗的种皮内,却能维持代谢活性。莲心的休眠智慧让人惊叹:20世纪50年代,科研人员验证中国辽东半岛出土的千年古莲仍能萌发,这种“苦守光明”的特性,恰如禅宗解读的“烦恼即菩提”的具象化——莲心以生物碱的苦味守护生命的甜味,恰似人生历经磨难方见人之本性。
  莲心,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哲学符号。五代孙光宪《竹枝》中“藕花落尽见莲心”,道尽繁华褪去后的本真显露;最初的花蕾虽经历过无数次风雨摧折,终结成玉润珠圆果实,这种逆境中的韧性,蕴含着“苦尽甘来”的生命寓意。莲子蛰伏千年仍能萌芽,则将莲心升华为精神图腾——无论外界如何混沌,内心始终如莲房藏籽,暗藏不灭的光明,这种对生命的坚守,给予人们关于清心安神、矢志不渝、清净无染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