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空城纪》(连载96)
○ 邱华栋
  尾章:前往尼雅废墟
  有些事要等待机会,比如我,很早就想去尼雅废墟看一看,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尼雅的精绝古城废墟在我的地图册上,始终标记为未完成探寻的一个目的地。
  我等啊等,其他的古城废墟或遗址,如楼兰遗址、米兰故城、北庭故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丹丹乌里克遗址、敦煌莫高窟、龟兹克孜尔洞窟等等,我都已经探访过了。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尼雅废墟,因深入沙漠腹地数十公里,很难抵达。要想去那里,其困难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终于,在前年的夏天,我如愿以偿了。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林谷村先生获得了一个组队前往尼雅废墟进行考察发掘的机会。他是国内少数懂得婆罗米文、于阗文和卢文等多种中亚地区已经湮灭的文字的语言学家、教授,我有幸认识他。他有了这次前往尼雅的机会,就立即告知我,我很兴奋,要求和他同行。经过了一番烦琐的手续,我随队考察的请求被准许了。
  这是在夏季的八月,这个季节前往新疆南疆还是好时节。要是再晚一点,比如到了十月份,在南疆的沙漠深处,昼夜温差竟达三四十摄氏度——中午还是夏天的炎热天气,到了夜晚就像是寒冷的冬天,气温会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这样大的温差很容易让人产生身体上的不适感。而八月份去那里,昼夜温差没有那么大,白天热,晚上还算是凉爽宜人。所以,我的准备工作就好做一些。
  在中国古代的史书里,关于精绝国的历史记述非常少。《汉书·西域传》中,对精绝国有这样的记述: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弥四百六十里。

  前往精绝国的路途,在《汉书》的作者班固的记述下甚至精确到里,也就是现在的几百米,就好像他亲自去过那里一样。但不管班固是不是去过精绝国,他一定是听说过精绝国。现在,我要去尼雅精绝废墟一探究竟了,想一想,就感到兴奋。
  一路西行,交通非常方便。我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在地窝堡机场转机,接着飞和田;到达和田后,出了机场,当地接应我们的车子已经在机场外等着了。我们立即上了车。作为一支小型考古考察队,林谷村教授一行人不多,他给我一一介绍——除了他的两个博士研究生,一男一女,还有一位是做文物年代测定的化学家孔令峰先生。现如今的考古学家,不仅要懂得专门的考古学知识,还要借助各种科学手段,才能有效测算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年代。前不久,我看过一部研究探寻楼兰遗址的纪录片,不仅有考古学家参与,地球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和地球遥感专家也都参与进来,他们各自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使我对楼兰的历史有了全新的理解。
  从和田机场前往民丰县,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很单一:树叶稀疏的白杨树一排排切割着昏黄的天空,低矮的砖房都是平屋顶,是我从小就熟悉的南疆风景。南疆的树木花草植被要比北疆少,颜色就显得单调,土黄色是主基调。加之大半天的飞机的连续飞行,落地后在陆路上汽车的颠簸,使得我们昏昏欲睡。我就这么在考斯特车上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
  梦中,我穿着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衣服,总之,我穿越了,来到了古代。在这个奇怪的梦中,我穿着铠甲,骑马佩刀,护卫一个汉家公主前行,她挽着高高的发髻,坐在马车里。我们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抵达了一个地方,那是一座有着高大城墙的城池,城门自动开了,有些旗帜上写着精绝两个字。原来,这就是精绝城。抵达之后,护卫和侍女搀扶着公主下了马车,随她进城。
  城门大开,一场欢迎公主一行抵达的典礼正在举行。花香弥漫,幡幔飘动,熏香阵阵,一些华服异族人迎接我们,簇拥着公主来到一座不大但很富丽堂皇的宫殿里。穿着宽大的织锦衣裳、缠着头的国王,长着山羊胡子,他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整个梦都是彩色的,但却是默片——没有声音,所有的人都在说话,可他们说了什么话,我都听不见,我也在说话,可我也听不到我自己的声音。然后,我看到,我护送而来的汉家公主,笑着从自己高高的发髻里,取出来一片小纸板。在纸板上有一些小黑点,那些小黑点,就是蚕种。她把蚕种从遥远的内地带到了精绝国,并把它献给了精绝国王。
  缠着头的国王很高兴,他走过来,从公主手里把蚕种接到了自己的手掌心。这时,奇特的一幕发生了:那些黑色斑点般的蚕种,瞬间开始孵化,一下子就活动起来,迎风而长,很快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大白蚕……车子一颠,我醒了。嘴角还有一丝涎水。车停了,我很诧异,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民丰县宾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