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望终南山
○ 张立
  年少时缺乏空间感,虽然也时常望见南山,特别是上学走河堰上的小径,看南山更是清晰,云横秦岭,青山如黛,却总觉得终南山离自己很远很远。有个同学的外婆家在四川,他对我说,那座山得翻好几天,过了山就到了四川了。这话更坚定了我对终南山之遥远的认知。那时远望中的终南山,就像是海市蜃楼一般。
  长大后进过山、爬过山,才知道原来终南山就在南边二三十公里之外,也知道了山那边离四川还很远。从此,远望中的终南山褪去了云里雾里的神秘感,不仅空间距离拉近了许多,情感距离也跟着拉近了。
  或许是体力不济,或许是性格好静,或许只是因为我在长安的居所窗外就对着南山,望山自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当初买房时,也正是看中了窗外连绵起伏的山峦。记不清多少次,心情烦闷之时,到窗边望望云卷云舒,想想“悠然见南山”“苍翠绝纤尘”“云横秦岭家何在”“标奇耸峻壮长安”等诗句,就自觉舒心了起来。
  不禁想起那些喜欢遥望终南山的同道来了。
  长安八水虽然不复当年的充沛和清澈,但巍巍的终南山却一直都这样高耸着,苍翠着,亘古如斯。
  终南山的体量是巨大的,它绵延几百里,是秦岭最秀美的一段。几千年来,终南山孕育河流,护卫平原,且不说提供过多少木材、药材等生活材料,仅以空气质量而言,古人最晚在唐代就称呼它为“地肺山”了,要知道西方在当代才称森林为“地球之肺”。
  就像大海边的人对海的依恋,终南山北麓关中平原的人们也是如此依恋着这座山。这是一座可以安妥心灵的大山,甚至不必走近,只是望着它,也能让你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眉头一松,嘴角一弯,让你暂时放下烦扰,向往诗意的栖居。
  我的老家在沣河西岸,距离西周的丰镐遗址很近。三千多年以前,在西周丰镐二京国人的遥望中,终南山是怎样的呢?《诗经》中写道:“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那时的终南山也被称为周南山,是周人心目中物产丰富、景色幽美的所在,是君子之德的象征。
  在汉赋中,班固专门写有一篇《终南山赋》,在他的遥望中,“伊彼终南,岿截嶙囷”,终南山是峻峭雄伟、朦胧隐约的。
  大唐的诗人们是爆发式的,写终南山的诗不下六百首,其中多数就是遥望中所作的。毕竟那时交通不便,高楼也不多,到处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是李白的夫子自道,他刚到长安,就迫不及待地造访了终南山,之后入宫待诏翰林,却过得并不如意,笼中金丝雀的生涯也非他所愿。一日,他一出客栈的门,就望见了终南山,遥望中竟然想到了隐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不久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了,在洛阳遇见了小他11岁的杜甫,两人一起漫游梁宋间,求仙访道,不亦乐乎。可是世代奉儒守官的家世,让杜甫还是决定到长安去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经过十年艰辛的京漂生涯,他求官不得,累了想离开长安,却“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望着终南山留恋不舍。他和友人登大雁塔时看到终南山,写出了“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的诗句。
  终南山,在诗仙李白眼中是求仙幽居的向往,在先知杜甫眼中却是无边忧思的物化,两者都对终南山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情感。要论纯客观描述望终南山的佳作,恐怕要首推田园诗派祖咏的这首未完却意尽的应试之作《望终南山余雪》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中唐韩孟诗派崇尚奇险怪异,风格奇崛硬险,韩愈写过一百二十韵的《终南山》长诗,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爱用僻字,很不好读。他的好友贾岛和他一样,也是个爱山之人,写的《望山》一诗却一反奇崛硬险之风,写得明白如话,因其感情真挚,倒也省却了苦吟或推敲的工夫。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贾岛冒着大雨都要望南山,雨后初晴终南山最美的时候,他自然更不会缺席。诗歌是审美的,通向精神世界的,他写诗时不可能去想:自己那么窘迫,怎能想做就做爱山人的邻居呢?
  如果要以望终南的频率决定比赛的冠军,我想应该非贾岛莫属了。
  回到现实,论写诗为文,我当然和古人无法比,但作为现代人,我有一样却是他们,包括诗仙李白,也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在数千米高的飞机上望终南山。
  飞机上俯视窗下的终南山,只见云雾缭绕,烟波缥缈,像是瑶池仙境,无边无际的山峦,碧绿望不到头,让人想到大地的脊梁,想到司马迁说的“天下之大阻”。忽然之间,群山像海浪亲吻大地般和平原交汇了,齐刷刷地停了下来,又像万千快速奔跑的铁骑,听到停止的号角,同时用力勒住了骏马。薄云之下,长安风物隐约可见。这一路天上地下的风景,简直让人为之浩叹,李白、杜甫、贾岛、杜牧如果得以目睹,恐怕新的《望终南山》比赛就将掀起另一波高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