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路边的夹竹桃
○ 郭学谦
  北方的夹竹桃,总是羞羞怯怯的,像精灵一样安放在家里的花盆里。而且不像吊兰随处可见,以至于在南通的路旁碰到这么高大的灌木的时候,我竟然不敢相信这就是在北方花盆里的夹竹桃。
  —— 它应该不属于北方,在北方能碰到夹竹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非在极爱养花、极其精致的人家。花盆总在阴凉处,叶子总是黑绿色——家人给了它很好的待遇,把所有的偏爱都给了它——看它绿油油地成长,看它鲜艳地开花。我也一直以为它就应该是这样的,高贵而安静,脱俗而坚定。直到在南通又碰到它。
  我们住的宾馆与濠河公园不到500米的距离。导航上、附近推荐上都赫然写着“濠河公园”,但是天太热,第一天报到后,竟然没有出宾馆门,第二天晚课后终于安顿妥当,加之室友的提议,才半犹豫半爽快地去了公园。夜幕已深,所见皆景。濠河在灯光的衬托下,一下就迷醉了人的心。河面上整齐地摆放着精美的游船,水中偶尔有船只悠悠地荡过,没有声响,没有波涛,安静而美好。隔岸一排高低、对称、整齐排列的楼阁,在灯光下,楼顶似乎绿透、黄透,楼下在黑色中更显金黄,华贵又不耀眼。一转头,“金鳌坊”三个字与楼前金色的巨大的海龟相映生辉。而桥下的荷花已经次第开放,虽在夜幕中,依然能感觉到它的美好。
  第三天五点起床,我还是被濠河的风景所吸引。那种激动的心情,不得不使我穿好运动装束,准备沿着濠河晨跑。灯光褪尽,晨光挥洒。亭台楼阁、青石小道、奇石妙树在眼前次第展开。而最吸引我的,竟然是岸上隔三岔五就会出现的花树。远远地映入眼帘,那种高大让人羡慕,樱花早已凋残,苹果桃李杏早已成为果实,如它一样高大的紫薇花,却不似它长得那样恣意、洒脱,这真是一种不知名的花。它的花吸引了我,洁白如纱,水嫩似豆腐,一片片树叶绿油油的,叶尖朝上,精气神十足。花藏在叶中,却把所有的绿都遮挡住了。我忍不住小跑了两步。盯着它看,只是觉得它与夹竹桃很像——这是夹竹桃吗?叶子似竹叶,花似白色的桃花,像是放大了千百倍。我用百度扫一扫“识万物”。这竟然真是我自认为很熟悉的夹竹桃。它的树干是苍老有力的,枝条也有垂到水里的,花在水面上星星点缀,更添了一份美好,一下子就让昨夜见到的景象黯然失色了。我继续往前走,三三两两的就能碰到,而且不仅有白色的花朵,还有粉红的。它竟然在这里就是稀松平常的道旁树。一直以为远远不可近观,不敢等闲视之的夹竹桃竟然那么寻常、那么普通。
  突然想到,这几天坐车远远地看到的一树一树、一簇一簇、一行一行的花树就是夹竹桃。
  我给家人和朋友分享这种惊喜,其实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夹竹桃可以长得很大,是高大的灌木;夹竹桃很美,是普通又诱人的道旁树;只有换一个地方,我们才会认识一种植物,才会解开对它的误解。但是,还未说出来,却得到一种回答:夹竹桃有毒,有剧毒。我追问,他说,《甄嬛传》。
  是啊,近几年在北方,尤其在我的老家碰到夹竹桃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原来,并不是因为它娇贵,而是因为它有毒。为什么南通要把这种有剧毒的花树种在道旁,种在人流如织的公园呢?是被改良了,还是我们误解了。如果没有改良,它在装扮我们的眼睛的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到底在这个地方有没有人因为它中毒,如果有,它怎么能安然地长在路旁呢?
  我问“豆包”夹竹桃为什么可以做道旁树。因为它对土壤要求极低,无需频繁施肥或灌溉,适合城市道路复杂的土壤环境;能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对粉尘有较强的滞留作用,有一定的“生态净化”作用;常绿且花期长,观赏性强,可美化道路景观;生长速度较快;管理成本低;病虫害少。
  但由于其毒性,种植时需合理规划区域,并做好安全警示,平衡其生态价值与潜在风险。在许多城市,夹竹桃常与其他无毒树种搭配种植,既发挥其优势,又降低安全隐患。
  是啊,当我们看一草一木的时候,总考虑是不是对我们有害或者有益,我们有没有问过原本就生长在大地上的它们的想法?或许,正是因为有毒,它才能祛毒、“生态净化”、减少病虫害、快速生长。每一种生命习性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或许只有和世间万物站在同一高度,平视它、尊重它,才会懂得生命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