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渭南市临渭区:零工驿站架起连心桥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站南街道办在区人社局指导下,以零工驿站为重要载体,创新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机制创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将就业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为民生幸福筑牢坚实支撑。
  创新机制:信息交互激活服务“新引擎”
  站南街道办立足基层就业服务实际,在全区首创“周三信息交互日”机制,构建起零工驿站与社区联动的就业服务网络。社区将一周内收集到的居民求职登记与培训需求汇总,通过工作群发送至零工驿站,驿站同时将新增的岗位信息同步反馈给各社区。对连续两周未成功匹配的求职者,启动“重点帮扶工单”,联动培训机构开展定向推荐,有效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自机制运行以来,已整合 11 家企业、5 家培训机构资源,累计提供岗位近600个,显著缩短群众求职周期,实现就业服务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对接”的转变。
  立体服务:零工驿站架起就业“立交桥”
  作为落实区政府“15 分钟就业服务圈”部署的先行实践,站南街道办建立标准化服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区域就业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线上依托“秦云就业”“临渭云就业”等平台,引导求职者扫码登记、自助匹配岗位,构建“3日内上岗”的高效服务通道。线下建立求职与用工信息库,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企业参观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享受全链条就业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站南街道办零工驿站已服务灵活就业人员21766人次;线上登记招聘主体251家,其中个体159家,企业92家,小程序求职登记538人;线下登记招聘主体515家,成功职业介绍372人,切实解决了群众“就业难”与企业“用工愁”的双向难题。
  精准施策:多元服务筑牢暖心“就业网”
  站南街道办聚焦不同群体就业需求,推出差异化帮扶举措,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一是针对无技能群体,免费提供家政、电工等十余类技能培训,累计推荐372人实现稳定就业;二是为需兼顾家庭的女性对接“微加工”居家计件岗位,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三是为特殊群体优先匹配适宜岗位,保障其就业权益。
  同时,联合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月度普法讲座,强化劳资纠纷知识宣传,维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配套提供便民服务,严格规范场所秩序,杜绝未成年人用工及违规收费,营造安全规范的就业环境。
  持续发力:就业服务擦亮幸福“新名片”
  下一步,站南街道办将以更高标准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升级线上服务平台功能,提升服务便捷度;二是深化资源整合,联动辖区企业、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拓宽岗位供给与技能培训渠道;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实效性,着力为灵活就业群体打造暖心高效的就业环境。
  当前,站南街道办零工驿站已成为基层就业服务的民生阵地。通过创新机制、贴心服务、精准帮扶,该驿站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就业增收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就业服务。下一步,站南街道办将继续总结经验、巩固成效,持续提升基层就业服务水平,为临渭区就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基层实践力量。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来政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