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宝鸡市凤县:坚持绿色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
    凤县革命纪念馆    凤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7月17 日,宝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凤县专场,凤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宝平全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凤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通过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从“矿业大县”到“生态强县”的华丽转身。
   经济结构成效显著产业转型优化升级
  “十四五”以来,凤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三五”末的 11颐57颐32调整为6.7颐28.5颐64.8,彻底扭转了工矿业主导的单一格局。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72亿元,年均增长3.72%。凤县累计争取上级资金71.81亿元,实施重点项目474个,引进落地项目246个,汽车内饰产业园等6大项目荣获宝鸡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
  业态培育强劲有力发展势能稳健提升
  凤县坚持园区引领,倾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依托“一区三园”产业布局,成功签引广东博悦体育设施、年产 2000吨玻纤板生产线等重大项目,鼎川织业无纺布、干粉脱硫剂等一批产业化项目相继投产,年新增产值约 13 亿元。同时,凤县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技改扩能项目 51个,成功建成国家绿色矿山4户、省级绿色矿山6户,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凤县以“一椒一麝”为龙头,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建成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2个,凤县花椒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林麝存栏量达到4.4万头,规模较“十三五”翻了一番。此外,高山苹果、冷凉蔬菜直供粤港澳,中蜂饲养量居全市第一,凤县荣获“中华蜜蜂示范县”称号。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近三倍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435元,稳居全市前列。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红色旅游活力释放
  凤县深挖红色根脉与生态宝藏,文旅产业成效斐然。精心打造秦岭地质科技展览馆、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等一批优质场馆、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7个。联合陕甘毗邻县共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策划4大类13条研学线路,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凤县还创新打造“雪岭凤县”魅力IP,荣获“全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等多项桂冠,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凤县践行“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理念,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太凤高速、宝汉高速凤县段通车,终结了凤县不通高速的历史。5条国省干线改造完成,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全覆盖。县城方面,打通多条断头路,新建、改造城市管网53.9公里,完成5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85%,荣获“陕西省县城建设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凤县铁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全市率先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指挥中心,新增国土绿化16.31 万亩,投资2.77亿元完成尾矿库治理。2021年以来,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8天,稳居全市前列。凤县还成功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嘉陵江凤县段荣膺“陕西省幸福河湖”,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感指数提升
  凤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财政支出80%以上倾注民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7万余个,“凤县麝工”成为全国唯一特种动物养殖类劳务品牌。双石铺中学迁建、凤县第三小学改建竣工投用,成功创建陕西省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县医院医技楼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创新构建“七彩凤县”社会治理体系,连续六年蝉联省级“平安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凤县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一步,凤县将继续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向着更高目标迈进,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