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豆花饭,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重庆大学附近巷弄里的老铺子了。那是2019年暑假,我参加重庆大学举办的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本来食宿都是由校方专门安排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但既然来到遍地美食的川渝地区,肯定要溜达到校外去尝尝地道的民间小吃啊!
从重庆大学A校区南门一出来,沙坪坝正街上分布有不少炒菜馆、火锅、面馆、包子铺,看起来都是很有年代感的居民区老店。沿着下坡路走着走着,我闻到一股热乎乎的豆腥气,如同有人把山野的清新一并融煮出来了。只见街角有一家无名豆花店,档口前摆着两只热气腾腾的杉木桶,桶盖掀开以后,蒸汽一下子腾涌而上,裹挟着浓郁的豆香氤氲扑面而来。这家豆花店的简陋桌椅,全都横七竖八摆在路边,桌椅板凳很古朴,突然有种穿越到老重庆的感觉。正是饭点,食客们陆续围拢排队,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上班族或是风尘仆仆的路人,大家都要用一碗豆花饭来补充能量了。
豆花饭,顾名思义,就是一碗豆花,一碗米饭,加上一小碟蘸料。木桶半埋着白铁皮锅,锅里那丰盛盈盈的物事,正是洁白凝脂、水润若雪的豆花。颤巍巍的温软豆花,被老板娘麻利地用薄铜片划开,豆花便如白玉般切分出来。老板娘提着铜勺,娴熟地一勺勺舀出来,一块块豆花顺从地滑入粗瓷海碗——那么柔,那么嫩,在碗里颤悠晃动,嫩滑得似乎呵口气便要化了。每位食客都领到了一份甑子饭,一块盛放在海碗里的豆花,以及一份红亮亮的香辣油碟。应该是本着原汤化原食的道理吧,店家再送上一碗豆花水,名为“窖水”,可无限量续碗。付费时让我大吃一惊,一碗豆花一碗米饭一碟蘸料,居然只要7元,就能吃到地道的重庆味。在经济快速发展物价猛涨的时代,豆花饭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平民价。
没有吃过豆花饭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就是豆腐脑,其实不然哦。豆花之口感,介于豆腐与豆腐脑之间。比豆腐脑略老,却比豆腐鲜嫩,能用筷子夹起而入口绵实。我专注看着老板舀豆花时铜勺轻巧沉浮的精准动作,每一份豆花饭,都是简单的卖相,看起来很普通,豆花含水量恰到好处,能用筷子轻松夹起而不散碎。豆花一登场,配角早已在旁边一张配料桌上摆好阵势:一个个调配好的香辣油碟排列齐整,口味重的食客还可以亲自动手,根据自身口味调配酱料:豆瓣酱深红沉稳似漆,鲜亮欲滴的红辣椒油,新鲜细密的青碧葱花,堆集于褐色的酱油之上,还有盐巴、蒜泥、花椒粉、豆豉酱这些角色在边上助阵。得搭配好这一碟蘸料,豆花的精髓才能得以发挥。
作为初来的外地人,我不明就里,要将整碟蘸水一股脑儿倒进豆花之中。那个穿蓝布围裙的老板娘瞥见了,急忙阻止:“莫急莫急,蘸水是要一点点蘸着吃的,不然太咸太辣,要不得哟!”她微笑着示范:先夹起一块雪白豆花,浅浅浸入红油之中,再送入口中。我按她示范的方法来吃,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豆花,豆花的状态介于固体与流体之间,在筷尖上呈现一种微妙的颤悠。豆花放在香辣油碟中轻荡,沾染上那层浓郁鲜艳的红装,才缓缓挑入口中——豆花又滑又嫩,顺喉而入,在舌间顷刻融化了,仅余下嫩滑质感,而蘸水的咸鲜麻辣才后发而至,在口腔里次第绽开,辣得痛快,麻得通透,味蕾如被唤醒般鲜活了起来。豆花本身的素白与蘸水的浓烈,就像川人外柔内刚的性格。这一白一红、一柔一刚,竟如嘉陵江畔的山水,温婉清秀之下,亦深藏着一股子倔强与炽热。
环顾四周,我看到大家都在很香地大口吃饭。有的扒一口饭,夹起一片沾满红辣椒的豆花塞入口中;还有的则一手托碗,一手拿筷子在鲜红青碧的调料里搅动,蘸水的浓香合入稻谷蒸饭的气息中。只听得窸窸窣窣的扒饭声响动不绝于耳。那边几位街坊聚在一桌,豆花饭未动,先便拉开了闲话家常的场子,东家长西家短,市井琐碎,声音高低起伏。这边有一人独坐角落,闷声不语,只顾大口扒饭,豆花和米饭混着红油蘸水,匆匆送入口中,仿佛吞咽的并非食物,而是胸中块垒,一餐吃罢,汗透衣衫,才长长吁出一口气来。小食铺的四周,街市喧嚣正涨,往来脚步匆匆如梭穿过青石板路,车轮和脚步、讲话、吆喝声响在街巷上空纷纷交织……我就在这闹市环拱间,就着一碗饭、一碟红亮油亮的豆花,细细咀嚼,慢慢体味这素朴简静带来的温暖美好。
后来很多年过去,我再也没有去过重庆,但那份清淡爽口的豆花饭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那豆花虽形质易融为水汽,可那股柔韧和鲜洁,却如隐形的根须穿过肚肠,潜入时光褶皱的深处。我常常想到,7元的平民豆花饭,我可以百食不厌,其实对于这个世界,我的所需所求并不多,一日三餐,青菜豆腐,布衣便鞋,徒行于路,就足够了。当我无欲于世的时候,这个世界又奈我何?
这一碗看似简单的豆花饭,在朴实当中透露着一种沉淀的市井味、人情味。温软豆花在滚水中颤悠漂浮,蘸料点染上那一点活色生香的朱砂红,不正是人间的平凡日子吗?在寻常不过的白里,藏着一颗热红滚烫的心,以最朴素的碗碟盛着,一经咀嚼,便溢出活着的鲜辣与香醇。在尘世奔忙的间隙里,能蹲踞在烟火巷口,领受一碗豆花饭的安慰,就足以滋养我们这些普通黎庶于凡尘里步步前行的气力。所谓人生的熨帖,常常并非源自华筵之珍,倒是这巷陌粗碗里随季节起伏的清白,浸上人间的辛香辣味,反而是岁月默然递予我们每个人的回甘一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