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补足“精神之钙”:延安精神赋能新时代青少年成长
  在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弘扬延安精神,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中伟大且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其主要内容涵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乃是众多革命先辈为创建新中国历经艰苦卓绝斗争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新中国得以诞生的力量源泉,亦是新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持久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文化和科技知识高速迭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习压力增大、体育锻炼缺乏、劳动锻炼不足、家长溺爱纵容与过度管理并存、电子产品与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无孔不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此种背景下,积极开展延安精神教育和弘扬传承,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作用巨大。
  首先,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开展延安精神教育,让他们亲身领会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懂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理论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其次,要切实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注重对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与锻炼。对青少年实施延安精神教育,使其亲身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而引导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观念。
  第三,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延安精神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对青少年实施延安精神教育,旨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视角看待世界与社会,准确认知现实,以恰当态度对待家人及身边之人,正确看待自身及身边之事,秉持身心健康的状态面对人生。
  第四,要构建更为开放且包容的教育体制机制,赋予青少年更多自主权与发展空间。要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于教育体制机制的建立、改革及完善过程之中,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方法与内容,以契合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教育及健康培育需求。
  第五,强化家校协作,为青少年未来发展构筑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新时期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中,要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对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助力青少年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培育,推动青少年认知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青少年个性培育与性格塑造。
  延安精神是划时代的财富,它历经岁月而始终保持鲜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反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更新颖、更强劲、更具活力的生命力。让我们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在青少年教育与成长进程中,大力弘扬并传承延安精神,为新时代青少年补足“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力以赴培育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作者:曹继红 张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