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3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张三丰“三宝”里 蕴含的诗道美学(7)
○ 墨耘
  张三丰晚年隐居武当,留下《金丹诗》三十六首,其中“道法自然身自安,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之句,将太极拳“以静制动”的要诀,升华为生命存在的诗意解答。他观蛇鹊相斗创拳法的传说,实为以武者之眼捕捉自然之诗韵:

  长蛇缠树柔化刚, 喜鹊蹬枝短打长。
  天地本来无胜负, 胜负都在人心量。

  张三丰的仙风道骨还体现在他拒绝皇帝的出山邀请上。据传,他的弟子曾携成祖朱棣书信至武当,信中虽极尽推崇“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张三丰却以“帝王自有道”,并回赠诗一首:

  《答永乐皇帝》
  天机不肯轻轻泄,犹恐当今欠猛烈。
  千磨万难费辛勤,吾今传与天地脉。
  皇帝寻我问金丹,祖师留下长生诀。
  长生之诀诀何如?道充德盛即良图。

  劝诫皇帝清心寡欲、重视德行方是治国之本,将修道与治国的界限划分得泾渭分明。
  张三丰左手执锄耕种人间烟火,右手执笔书写天道文章。这穿越时空的农具,早已超越物质形态,成为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精神的永恒坐标——正如太极招式行拳的圆弧轨迹里藏着宇宙密码,铁锄定柱的传说中,永远回荡着张三丰“道在器中”的智慧箴言。
  金台观的三件宝物构成完整的修炼体系:瓜皮书对应“炼精化气”的笔墨修行,瓦罐暗藏“炼气化神”的器用之道,神锄演绎“炼神还虚”的天地枢机。张三丰的诗歌如同他的太极拳,在瓜皮诗的俚俗中见真淳,在哲理诗的玄妙中显通透,在俚语诗的市井中藏机锋。当我们在太极拳的圆弧轨迹中读出行草笔意,在“一个大西瓜”的戏谑口诀里听见道经回响,便触摸到了张三丰留给后世的文化基因——那是在拳脚与文字之间,永不褪色的诗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