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议上,榆林市府谷县被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平安县”,被授予“平安银鼎”。府谷县连续四年(2021年—2024年)获此荣誉。
2024年,府谷县政法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全县高质量发展,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筑牢思想,提升政治业务能力。注重教育培训。府谷县政法系统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不断强化政治轮训,提升政法干警政治业务能力。
落实制度机制。府谷县委政法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县委政法委将政法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坚决落实请示报告、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协管协查等制度。
从严管党治警。府谷县政法系统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把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融入工作中,全面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加强监督。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深化履职保障体系建设,激励干警担当作为、服务奉献。
统筹推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水平。府谷县持续强化“三见警”质效。以专项行动为牵引,全年共破案366 起,查处治安案件 612 起,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3.76 万余人次、避免群众损失1100余万元,破案数、资金返还数分别同比上升6.67%、63.65%;强化交通安全整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2.8万起。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府谷县不断强化线索摸排和转办线索核查,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治理,破获十类涉恶案件37 起,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走深走实。
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府谷县综治中心统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以及律师、信访部门等常驻窗口,妇联、人社、教育等9个部门轮驻窗口。建成县、镇、村(社区)一体化信息平台。目前,府谷县已健全规范运行机制,实现全流程解决群众诉求,做到了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积极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府谷县政法系统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宣讲团深入宣传法律知识。同时,不断提升线上宣传影响力。府谷县严格落实受表彰见义勇为个人、集体慰问奖励制度,为平安府谷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依法履职,着力推进法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县措施。府谷县将依法治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述职点评重要内容。落细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落实便民利企措施;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八五”普法。
提升执法监督质效。政法系统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实现工作成效与群众监督无缝衔接。县委政法委将司法救助作为救急解困、修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重点企业、项目,府谷县推行警官护航保障机制,开通金融类公证业务“绿色通道”,做好企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落实民企法律顾问,严厉打击妨碍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同步预防和整治金融领域突出问题。县委政法委与西北政法大学开展课题研究,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持。
构建体系,做优社会心理服务。府谷县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探索形成3个“三位一体”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模式,为群众提供社会心理服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各类矛盾激化。
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保障“三位一体”,创新构建组织体系。府谷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法委牵头统筹,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台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各镇、村(社区)相应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综合管理小组。此外,提供24小时在线专业社工服务,助推社会心理服务水平提升。
资源整合、网络结构、联动配合“三位一体”,创新构建队伍体系。府谷县打造医疗专业人才、专业教师、咨询师、心理健康志愿者“四支队伍”。县委政法委牵头建立社会心理咨询师服务队伍人才库。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健全完善“阳光赋能中心”工作制度。社会、单位、学校、诊疗全覆盖的精神卫生社会防治服务网络进一步织密。
提前防范、服务管理、专业诊疗“三位一体”,创新构建服务体系。府谷县委政法委委托心理健康协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40 场。优化调整全县 74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宣讲活动100余场次;举办最美少年动力营活动12 期,提升学生和家长心理调节以及抗挫折能力;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整治,制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家校社司融合+心理咨询+动力培育”模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吕小慧 赵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