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8日
榆林: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开春后,榆林榆横工业园区甲醇醋酸深加工项目建设基地一派忙碌。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乔祝海说,榆林扎实的项目要素保障工作,让企业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信心满满。
  2024年以来,榆林以推进项目审批、部门协同、服务企业、一网通办、民营经济发展、政务效能提升为抓手,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为让招商引资项目既能招进来又能落下去,榆林针对部分审批事项互为前置问题,细化制定“红蓝章”审批事项清单,推行“蓝章”提前预审、“零条件”容缺受理等模式,实现审批事项并行办理,以“红蓝章”模式为300多个项目办理审批手续,常态化联审联批推进1000余项审批手续办理,供应工业“标准地”1.4万亩,为重点项目平均压减审批时间6个月。市级签订重点项目全流程代办协议101个、上门服务企业300余次。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推行环评“打捆”审批、水电气暖等“一站式”报装,实现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三证合一”,全面提升服务企业、项目的整体效能。
  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全市上下齐抓共管,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延伸,促成省市平台签约产业项目149个,引资额达1419.2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延长渐趋完善的产业链条。
  “今年,榆林将持续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重点实现阻工化解、压覆审批、规范隐性审批、‘标准地’改革、‘红蓝章’审批、联审联批六个方面新突破,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高度。”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尤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