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1日
统万城:一个远去的王朝
○ 辛峰
  知道统万城,还是从陕西著名作家高建群的长篇小说《统万城》开始的。之后,便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亲临这座浩大的城垣遗址,亲眼看见匈奴民族所创造的一段辉煌历史。
  那次旅行是一次规划完整的自驾行。我和朋友计划出西安,走北线以最近的黄河壶口瀑布为起点,进延安红色圣地,经洛川,再进靖边后就直奔统万城而去。
  那是十月份秋光正好的季节,但延安、榆林的气温已经跌到了低点。白天里万亩果园、一片丰收的洛川景象在我的眼前刚刚褪去,下午六点时分就已经是大风呼号、风沙游走的靖边夜色了。
  晚上,在窗外风沙呼号的漆黑夜色里,我想象着统万城的雄伟壮观,想象着曾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的大夏国的兵强马壮。人们都说靖边是“老少边穷”之所,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这片土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特别是煤炭和石油储存量惊人,在近年的全面开发之中,已经完全改变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面貌。如果说还有什么没有变的话,那就是铁锅羊肉的丰盛美食了。
  第二天,一出靖边县城,天气立刻大好,太阳也变得热情起来。榆林早晚温差之大还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靖边与宁夏、内蒙古接壤,统万城所在地也就有了很多穆斯林的色彩。这也是曾经的大夏古国所遗留的异域色彩。
  确切地说,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这里视野开阔,占地广袤,都城连环,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最有名的都城。
  据历史记载,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六年之后,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阿利性尤工巧,却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营建历时六年,牺牲苦役之数可想而知。建成后的统万城有文记曰:“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囿”。
  所以,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今天的无定河台地之上。原有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
  “马面”是城墙每隔一定距离突出的矩形墩台。考古工作者曾在统万城西城南垣的部分马面、城垣外,发现了近40个密集排列的柱洞,城墙前还发现了铺设在地上、用于扎战马马蹄的“铁蒺藜”,每个铁蒺藜由4根铁刺组成,一头向上。这种铁蒺藜可以预防敌人接近城墙。
  导游介绍说,这些密集排列的柱洞,就是《汉书·晁错传》中记载的“虎落”留下的遗迹。“虎落”指的是篱落、藩篱,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统万城遗址发现的“虎落”柱洞里面,原先插满了削尖的木桩或者竹子,以此防御敌人进攻。据说,有了这种“虎落”,敌人的步兵、骑兵就不能直接到达城墙,守城人可以站在12米的马面上,利用城墙和马面,居高临下从三面攻击入侵之敌,配属的武器包括弓弩和礌石(即石头)。
  考古发掘表明,这些“虎落”,与夯土城垣、马面、垛台、护城壕、铁蒺藜等,共同筑起了统万城的第三道立体防御体系。
  第一道是河流,由红柳河、纳林河夹道形成三角台地,两面临河,统万城坐落其中;第二道是外郭城,是外围的一道城墙。这种城防体系的设置,很像唐长安城。有了这三道防御体系,统万城更加坚固,在当时已经是黄河“几”字区域内最坚固的城池,代表了当时城市防御的最高水准。
  我们走进当年这片万里之内水草丰美、如今却已严重沙化的土地之时,尤为其雄伟苍劲的城垣遗址所震撼。高耸的古堡直刺苍远的蓝天,数十座城堞勾连蜿蜒千里,站在每一座古堡的顶端,往四周望去皆无所遮掩。目之所及青山巍巍,白云悠悠,草木丛生,而英雄之心顿生。闭目遐想,似有千军万马浩荡而来,势不可挡,匈奴王朝最鼎盛的年华开始在这里云聚云散……
  白色的城垣皆用砂子、黏土、石灰夯筑而成,其坚可砺刀斧。8世纪“大风积沙”、9世纪“堆沙高及城堞”、10世纪“深在沙漠之中”。一个帝王曾经的雄心勃勃与丰功伟绩终究抵抗不了浩荡的时光洪流,远去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这片见证过往辉煌的白色城池,在白骨蔽野的荒凉中孤守千年。
  奔走在统万城的遗址之内,便不由得深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力。可登上耸立千年的城郭顶端,又不由为人类身上所具有的永恒创造力所震撼。那些千年之前的厮杀与争夺,那些血腥弥漫之中的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征服世界之时努力的见证。如今,那些曾经的英雄都不见了,留下的只有在风沙堆积之下逐渐湮灭和终将湮灭的统万城。
  一千六百年后,当我用颤抖的手掌抚摸这片依然坚如磬石的城堡,白色的隅墩、马面依然散发着恒久的热情,粗粝坚硬的石质光芒传递着一个英雄民族的质感与温热,一种苍凉激越的豪迈之情不禁由心而生。就像此刻站在古堡顶端挥舞着红色纱巾的回族女子,她妩媚多情的眼神无意间便泄露了一个远去王朝的烂漫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