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6日
《五女拜寿》:青春靓丽阵容更具文化传承创新意义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梓希)11月4日晚,秦腔古典剧《五女拜寿》在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舞台上精彩亮相。该剧以其青春靓丽的阵容,古朴典雅、唯美细腻的表演,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故事,赢得现场专家评委与观众的广泛赞誉。
  秦腔《五女拜寿》是根据同名越剧移植改编,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团的代表作。该剧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剧情围绕户部侍郎杨继康的六十大寿展开,五个女儿和女婿争先恐后地来庆祝,但三女儿杨三春和三女婿邹应龙因遭遇盗贼而迟到。尽管他们真心诚意,却遭到杨夫人的冷落和驱逐。后来,杨继康因堂弟的牵连被罢官抄家,只有养女杨三春和婢女翠云不离不弃。最终,邹应龙高中状元,惩处了奸臣严嵩,杨家冤屈得以昭雪,其他女儿和女婿又来祝贺。经历种种变迁后,杨家在寿宴上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这部剧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四团呈现,该团的演员平均年龄仅为23岁,却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成熟演技。他们对角色情感的诠释淋漓尽致,无论是寿宴上的欢愉、被放逐时的愤慨,还是逆境中的坚韧,都深深打动了观众,使观众的情感与角色同步。
  剧中秦腔与越剧唱腔巧妙融合,秦腔的高亢激昂诉说着杨家的荣辱兴衰,越剧的婉转细腻则在情感细腻处添彩。例如,三春受责时,秦腔的哭腔与越剧的抒情结合,增强了悲伤的感染力。年轻演员的表演也值得称赞,他们将越剧的优雅与秦腔的力量结合,通过动作展现人物性格。在群戏中,演员们整齐且变化多端的台步和手势生动地描绘了角色关系和氛围。另外,在舞台设计和道具使用上,均增强了剧情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如寿堂的华丽和投亲住所的简陋对比,以及行李和寿礼的细节处理等。
  此剧在秦腔艺术节上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更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它将其他剧种的经典作品秦腔化,让越剧和秦腔两种文化相互交融,更丰富了秦腔剧目。年轻演员的参与是对传统戏曲传承的接力,同时在移植过程中的创新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为传统戏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