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4日
陕西省文联采风交流活动走进西藏阿里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9月3日,记者从陕西省文联了解到,在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之际,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响应中国文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文艺援藏工作部署,于8月24日至31日组织了“雪域情·艺相融”陕西文艺志愿服务团赴西藏阿里采风交流活动。省文联副主席蔺雨带领志愿者们开展多项文艺活动,展现了陕藏深厚的情谊。
  8月25日,文艺志愿服务团在武警西藏总队举办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并参观西藏美术馆,与当地文艺界代表讨论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承。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为未来合作打下基础。
  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冲表示:“陕藏两地文艺交流犹如播撒友谊的种子,希望两地加强交流合作,让文艺之火熊熊燃烧。”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说:“我们始终关注西藏,关注西藏独到的人文、取之不尽的资源和题材。期望陕西与西藏文艺工作者相互携手,交流培训,把美奉献给时代。”
  在阿里地区,两地书画艺术家们齐聚一堂,挥毫泼墨,共同创作了一幅幅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或取材西藏悠久的历史,或取材新时代新风貌,或表现西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不仅展示了精湛的艺术功底,更寄托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在普兰县的先遣连纪念碑前,参观者们凝神观察,倾听张浩楠连长分享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这支英勇的骑兵连队勇敢地跨越了恶劣的昆仑山脉,坚持在藏北高原长期作战,面对自然严酷的考验,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荣获了“盖世英雄”的光荣称号。
  多位艺术家致敬勇士,呈献了丰富多姿的表演。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鲜于越歌用她的纯净旋律表达了敬意;秦腔表演艺术家杨升娟的表演让观众拍手叫好;陈春华教授的演唱则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尽管在高海拔地区饱受缺氧的挑战,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锦龙仍然成功演出节奏急促的陕西快板和复杂节目《三打白骨精》。他说,尽管面临着生命危险,但团结协作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缺氧不能缺精神”,艺术家们在稀薄的空气中与战士们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歌声化为对祖国的颂歌,不仅是对自身艺术极限的追求,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每个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蔺雨表示:“战士们无畏风雨,忠于职守,这种精神激励艺术家们倾情演出,将艺术之种播撒在雪域高原,与边防战士共同谱写爱国篇章。”
  志愿服务团走进阿里烈士陵园,向英烈献上洁白哈达,表达对英雄们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崇高敬意。
  班公湖畔,碧波荡漾,天光云影相映成趣,艺术家们以文艺为媒介,展现雪域风光之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犇记录下文化援藏的宝贵经历,感受到高原的淬炼与净化。
  在阿里地区日土县典角村,30年援藏成果显著,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在中共二十大代表尼吉家里,蔺雨代表陕西省文联向尼吉致以最深切的问候与崇高的敬意,并对她在乡村振兴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予以高度赞扬。
  尼吉感慨道:“是国家的支持与政策导向,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改善,不仅物质条件得到了提升,孩子们也获得了走出村庄、前往大城市求学的机会。”
  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尹小林说:“陕西文艺志愿服务团是新时代的西藏文化使者,对西藏文联文艺事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希望今后我们能够定期交流,继续支持自治区文艺事业发展。”
  “生活是文艺灵感的来源”,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汲取到丰富的养料。
  此次活动不仅拉近了陕西文艺工作者与西藏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民族精神的代代传承,陕西省文联将依托新的交流平台,继续深化两地文化交流交融,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