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8日
众家评说
徐华 《太华雪霁图》 纸本水墨 70cm×46cm 2024年

徐华 《华山秋色》 纸本设色 46cm×35cm 2023年

徐华 《太华飞瀑》 纸本水墨 68cm×46cm 2021年

徐华 《月华山》 纸本水墨 70cm×35cm 2022年

徐华 《江山一色三千里》 纸本设色 70cm×46cm 2021年

徐华 《清风之上》 纸本设色 46cm×70cm 2023年

徐华 《松风下棋亭》 纸本设色 24cm×67cm 2016年

徐华 《云端》 纸本水墨 70cm×46cm 2024年


  徐华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交往多年,他人很真诚、很谦虚,所以他的画上也反映出他高尚品德所带来的格调。首先他是继承了西安(长安)画派的优良传统,像石鲁先生所提倡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他既有大西北的生活,又有传统的根底,所以他的画既现代又耐看,继而发展了长安画派的优势。他的画很大气,像画的华山、各种花卉,都是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他长久的笔墨功力,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艺术高度,所以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赞许。
  ——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徐华是陕西著名的山水画家,以画华山为特长。他画的华山与众不同,抓住了华山一个字,就是“险”。可以说他的构图千变万化,但是不管怎么变,他那个“险”字依然存在。他的山水画技法非常好,远学宋元,近代学长安画派的一些老画家。应该说他是目前当代长安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史国良(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徐华把华山作为他的创作和艺术探索写生的基地,可以说华山从西峰到东峰、南峰、北峰,他走遍了。他对华山的这种供养精神,在他的艺术思想和他的艺术实践当中逐渐地清晰了、明晰了,而且形成了他对传统和生活的一种深度认识和感悟,他笔下的华山自成一格。
   ——杨国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徐华把他所热爱的所熟悉的华山,作为他锤炼自我笔墨语言的一个题材,在不断地升华。他通过他的作品表达华山的意趣,以及华山的文化内涵。
  ——方向(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

  徐华的作品有特点、有笔墨、有生活而且有想法,特别是在构图上,每一幅画都精心设计,有他独到的表现方式,笔墨纯熟,既有传统,又有现代的探索精神,是一批很好的作品。
  ——袁武(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徐华先生是一位学术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画家。他曾编写了一本有关华山与中国画绘画的文集。他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他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创新。这个传统,除了古代山水画的传统以外,还继承了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等先生的遗风。他学习传统不拘泥于传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看到徐华笔下的华山从构图、笔墨到表现技巧,都有他自己的笔墨语言特征。他的作品构图奇险,笔墨灵动,充分体现了他的笔墨功力。这是他与华山有一种自然情怀所表达的文化积淀,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和艺术情怀以及笔墨功夫,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的。
  ——李青(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徐华今天所呈现的这批作品和多年前的作品风格、样式大不一样。我想这和他向古人、向生活学习有关。徐华创作的山水多数是巨幅大作,有的虽然是小的篇幅,但确实给人一种大气象,这种气势他已经突破了古人创作的山水视角。他将登高望远的视角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我想徐华深入生活在面对无法攀登的高山时,他是不是用现代无人机的手段去体验在空中俯视陕北高原的雄浑与壮阔,然后将这种感受带入到创作中?可以说,徐华的创作渐入佳境。
  ——杨维民(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四十年前,很多画家被标签化。也就是说,他们在传统、现代、东方、西方、本土、世界,也就是在被标签化的过程当中,纠结于这些问题。那么,过了四十年,这些问题好像也已经不太成为问题。人们在对绘画的本质,对创作的风格、观念方面,向更深、更精、更高迈了一大步。
  在我认识的中青年画家当中,徐华先生是我很欣赏的一位画家。他不仅仅在创作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而且在理论素养方面也非常有研究,所以他的笔墨既鲜活,同时,也有深度、高度,尤其是他笔下的华山。我们知道,有许多名家画过华山,像石鲁及长安画派的许多画家。好像在他们的画里,没有给后人继续画华山留下多少余地。但是,在徐华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当代人眼中的华山,它不是概念,不是图式,不是陈陈相因,而是依据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生命体验,甚至是对它更理性的认识。然后他反反复复地,不停地用各种方法、各种风格、各种方式,进行探索、进行表现。所以他笔下的华山,即使一个景点,一个不断重复的景点,他每张画的方法与风格也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相信,他的华山以及笔下的陕北,还会取得不错的成就。
  ——刘墨(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历史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