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园安全应急演练,目的是提高学校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是保障学校安全、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但近日笔者观摩的一场火灾应急逃生演练却让人焦虑万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笔者旁观的这场火灾应急逃生演练在某所小学举办。学校邀请的校外火灾演练培训员,用充满搞笑色彩、仿佛表演才艺一样的状态向学生展示火灾中种种“可怕瞬间”。在众人好奇的围观中,现场的爆炸像烟花一样,白色粉末四散,引来学生的兴奋惊叫,哈哈大笑。随后,表演者用亲切的语气向小学生们讲解火灾的危害。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笔者对这种“轻松愉快”的火灾演练效果深表怀疑。纵观整个演练过程,全场没有一个学生面有惧色,更不知道他们听进脑子的“安全知识”能有多少。
要知道,校园安全应急演练的目标是“救命”啊。回顾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体学生在危急中拼命冲刺,老师两侧逆行守护的阵容,没有惊呼哭泣,没有混乱踩踏,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地执行着往日演练时的那套紧急疏散措施,创造了极限96秒2300人成功逃生的奇迹。这完全得益于一整套完整、严谨、有序的日常演练。
灾难本应该是一个可怕的词,校园安全应急演练理应担负着引导学生敬畏生命、严肃对待灾难的职责。如果学校的应急演练没有严谨有序的规划,展示变成作秀,演练变成闹剧,学生嘻嘻哈哈地挤在火堆旁“看热闹”,校园安全应急演练的意义何在?难道目标仅仅是学校收集“丰富的图片资料”,培训机构“圆满完成任务”吗?
笔者以为,学校开展应急演练应该关注以下要点。首先,宣讲演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大家明确本次演练的重要性、必要性,要把演练作为技能提升的有效考核指标去认真对待;其次,是宣讲部分典型火灾事件危害案例,让大家引起警示和重视;其三,要让大家反复实操,熟练操作各类安全器械,熟练掌握具有针对性的逃生技能;其四,要熟悉校园内的各类安全场所和安全路径;最后,还要进行总结,表彰和批评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树立标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未来学生技能全面提升打好基础。这样才是一次成功的校园安全应急演练,也才能使得演练成为有效的活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走过场,搞形式,浮皮潦草的热闹应急演练表象下埋藏着隐患。理应尽快纠正,让学生重新认识严肃、有序、真实、有效的安全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