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4日
年猪年味
○ 李焕龙
  二舅家杀年猪,是我这个腊月看到的最有仪式感的年事。
  二舅家住在秦岭深处,养猪是他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你看这毛重均有两百来公斤的六条大肥猪,随便也是几万元的毛收入。
  牛高马大的杀猪匠张老大来了,把肩上那根两米长的铁挺杖往院坝头的木缸上一架,从挺杖头卸下油漆的木盒刀架子,交给徒弟刘家虎娃子,吩咐磨刀。他又从棕口袋里掏出两只鹅卵石,丢进木缸里。木缸被石头砸出咚咚两声闷响,二舅妈的叫声也随即响起:“还没倒烫猪水哩,你就扔烫猪石,你长的是人眼睛还是猪眼睛?要是把木缸砸漏了的话,我看你今儿个子是杀你的锤子哩还是杀我的猪?”
  张老大把我二舅的头一拍,说声就杀这个,便与我二舅笑骂着走到猪圈边。看着满圈大肥猪,张老大问杀几头,二舅说先杀一头,张老大问为啥变卦了,二舅说:“不算这两头小的,原来预计是把这六头大的今儿个都杀了。变化嘛,是昨天变的。那四头长条型的,昨晚被县上驻村工作队的陈队长订购了,说是给咱弄到城里建设工地上去,杀给过年不回家的民工吃,一公斤能多卖两三块钱哩。那头母猪也不杀了,内当家的说,等开春了再下一窝猪崽子,抢个好价钱,再杀。今儿个你就轻松一下,只杀这头圆滚型的。你看这家伙,架子不太大,却是肉最肥、油最厚的,杀了自己吃,肯定经吃,能吃大半年哩!”
  张老大又在我二舅的头上拍一下,说声“肥嘟嘟的”,引起一阵大笑。他见两个帮手也来了,便又拍一下我二舅那光头,说声:“听你女人的,就杀这个!”说完,便指着猪圈下命令:“你们几个开工吧,先把别的猪都关上,免得它们看到难受。”二舅摆摆手:“它们灵得很哩,昨天晚上就知道了,今儿早都不吃食了,你看一个个闷头闷脑的。”
  那肥猪是被虎娃子抓住双耳提到杀猪凳上的,两个帮手各自拢住前后两条猪腿,扑下各自身子按住猪的腰部、臀部。
  当大声吼叫着指挥帮忙人的虎娃子,嘶哑着嗓子猛吼了一阵子,终于缓缓地发出一声“稳住”,口中噙刀、左手提刀的张老大走过来,拍一下猪头,笑嘻嘻地说:“你莫吼了,主人家都被你给吼跑了。再吼,我们也不管你了。”
  听他这话,那猪果然不吼了。只听“哼哼”两声闷叫,那猪已经松了四肢、软了身子。
  一系列程序之后,一整条猪挂在了肉架子上。张老大喊我二舅、二舅妈,让他们去好好看看各个部位,该送人的、该自己吃的,从头到脚安排好,方便他砍肉顺溜。二舅拉过二舅妈,去指认,并叫我给帮忙记。二人指点了上十下,就按二舅妈的意见定了。张老大走过去,嘻嘻一笑:“女人当家,一口清;男人当家,一股风!”
  大家笑了一下,张老大哈哈大笑着提了砍刀上前,用刀尖指认:“谁的头?”二舅妈答:“我大的!”他又问:“谁的臀?”二舅妈答:“我姐的!”
  大家轰地笑了,二舅妈自知上当,却不饶人:“不管是谁的哪儿的,你个挨刀的就照我说的砍!我说砍哪儿你就砍哪儿,我说砍几斤你就砍几斤!”
  “你男人同意咱俩这么整吗?”张老大偏了头问。
  二舅妈更加自豪地说:“没二话!”
  在众人的笑闹中,二舅妈说下个肥蹄、留个肥臀什么的,张老大就照着样子砍。只有两道肋条肉,他没照办。二舅妈说砍两个双礼吊,他只砍了两个一根肋条的单礼吊,因为,按照老规矩,这肋条肉做的礼吊子,是酬谢杀猪匠师徒二人的。
  二舅只有一点异议,发生在砍脖项圈时。他说今个不吃八大件了,要吃庖汤。二舅妈起初不同意,担心油气大、太腻了、吃不好,慢待了大家。见大伙都说这是过去杀猪吃鲜的传统,既快当又新鲜,多年没吃了,都想吃上一回,二舅妈就笑呵呵地同意了。
  猪头、尾巴、四肢、板油都安排到各归其主了,二舅妈喊了三位邻居女人,提了项圈、内脏和萝卜、洋芋、黄花、木耳之类的配料去做庖汤。二舅和大伙一块砍肉块,扎码子。
  所谓扎码子,是用刀在肉上记斤两,横切几个小口子为几斤,在最后一个口子边竖划几刀为几两。过秤是虎娃子的事,扎码子是张老大的事。码子扎好,用刀尖在肉方子的顶头再开个小眼,便为拴绳处。两个帮忙的,一个用棕叶子绑,一个往架子上挂。而我二舅,则把在架子上控干了水汽的肉块,一块一块提进屋,挂在房梁上,边挂边给我讲:“瘦一点的,晚上抹些食盐、辣面和调料,用过堂风吹一个月,就成了风干肉;肥一点的,吹个半干再取下来,挂在火笼上熏烤半个月,就熏成了腊肉。”
  挂完了,二舅问我喜欢腊肉还是风干肉,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给做的那些美味,就满口生津地说都好吃。二舅笑嘻嘻地说:“我给你二舅妈说,叫她一样送给你一块!”
  吃疱汤,讲究见人有份。于是,不仅院子里四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都请了,而且把对面坡上干活的三个本村人、集镇上过来卖水果的一对小夫妻、路过的两个外乡人都请了。不一会儿,二舅妈她大、她姐两家人,也被请来了。二舅妈含泪叹息:“可惜呀,儿子、女子两家在外,不能回来与大家热闹。”张老大又甩一句:“看你骄傲的,儿在上海教书,女在省城公干,肯定回不来嘛,又给我们傲啥哩!”这一杠子抬的,让我二舅妈又嘻嘻哈哈地和他笑骂开了。
  人一多,就仿照镇上开庖汤会摆长街宴的样子,在院坝一字摆开四张八仙桌,摆成了长桌宴。肉是新鲜的年猪味,酒是刚烤的过年酒,大家围坐一起,亲亲热热如同团年。
  吃罢庖汤宴,杀猪匠师徒提了礼吊子,帮忙的二人提了猪前腿,我二舅妈她大、她姐提了猪头猪臀,外乡人提了刚买的年猪肉,各自回家。
  走到院坝边,张老大亮开嗓子,唱开花鼓歌:谢主家来谢主家,谢了主家我回家。一谢年猪肉肥美,二谢庖汤礼仪大。自从今天杀年猪,你家从此年年发!
  二舅和二舅妈齐齐接了句“大家发”,便鞠躬作揖,礼送各位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