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3日
网红城市靠什么接住“泼天富贵”
  “泼天富贵”来到了东北。这个元旦假期,哈尔滨、漠河、伊春等冰雪旅游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面对大量游客,当地也推出了诸多宠粉手段:给南方朋友打造专属称呼“小土豆”,城市地铁化身免费摆渡车、市民开私家车接送游客……各种“宠溺”段子刷榜热搜,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几何时,因个别商家的欺客、宰客事件经网络发酵传播,白山黑水在舆论场的口碑急速下滑,“雪冷心更冷”等评价劝退不少游客。
  如何挽回口碑?如何“接梗破圈”?还是要在服务上做文章。我们看到,在元旦假期之前,相关方面便做足了准备。就拿哈尔滨的知名景点冰雪大世界来说,由于一些热门项目排队时间过长,曾有游客喊出“退票”。而园方不仅主动为游客退了票,还发布一封言辞恳切的道歉信,承诺三项具体的整改措施。这样的诚恳态度迅速在网上赢得大量点赞。
  从淄博街头的全国“赶烤”,到东北澡堂的“南泥北运”,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不再是深思熟虑后的“到此一游”,一些意外出圈的社交爆点,就能激发大家“说走就走”的热情,推升一座城市的文旅吸引力。
  而我们也看到,从籍籍无名到火爆全网不是偶然的,从一时网红到流量长红更不是放任自流就可以的。淄博要求具备开放条件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和厕所;黑龙江写下《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哈尔滨为方便游客出行延长公交、地铁运营时间……旅游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作为,在服务保障上的不断延伸,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提升,在每一个细节上用诚意打动游客,才能构成人与城市的温情记忆,最终形成绵延不绝的独特魅力。
  元旦假期火爆的文旅消费,也浓缩着新一年中国经济独特的活力气象,给我们感知中国发展潜力打开一扇窗。我们看到,正是文旅产业供给侧持续不断地添薪加火,带来了文旅消费“温度”的持续升高。而放眼中国大地,还有太多的地方或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或是沉迷于“门票经济”搞一锤子买卖。这些有待升级的“痛点”“痒点”,正是提振内需、扩大消费的着力点。相信有这么多“网红”城市接住“泼天富贵”的案例在先,各地政府能够主动“抄作业”,抓住旅游消费新机遇,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用“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作者:鲍南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