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高全成 郭彤彤)12月21日,陕西作家康铁岭长篇小说《书院门1991》品鉴会在洛阳建安门举行。
本次品鉴会由洛阳市老城区作家协会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硏究所联合主办。洛阳市老城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赵向颖致辞。洛阳老城区作协顾问、洛阳大北门儿童歌舞剧院院长李宝琪主持会议。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文学硏究所所长、博导霍有明,陕西文化学者王庆,陕西名人档案协会副秘书长赵生明,洛阳市作协、洛阳市美协、老城区作协、孟津区文联、涧西区作协、洛阳市民间收藏家协会等嘉宾20余人出席会议。
作家康铁岭介绍了他的“古城三部曲”之一《书院门1991》。两地与会学者,品鉴探讨作品选题、谋篇布局、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人物描绘、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以及现实性、艺术性、社会性及其社会历史价值。
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作家王新民认为《书院门1991》可概括为“三史”:是一部西安文化名街书院门的秘史,是一部城乡的变迁史,也是一部底层人的奋斗史。从写作特点上讲也有三大特点:“骤响如爆竹”的开头、扑面的烟火味、解馋过瘾的语言。
原西安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张兰香通过对书中两个主要人物晏子敬和李雯的描写分析,展示了作者对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精准把握,对时代漩涡中个人命运转换的精细描绘,对改革开放浪潮下普通百姓蜕变的深刻揭示,肯定了这部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
洛阳市孟津区文联原主席、洛阳市美协副主席黄山认为:人物形象鲜活,语言清丽亲切,情节紧凑,笔触张弛有度。活脱脱一幅西安市井风情的“清明上河图”。由此可以看到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驾驭鸿篇大作的老到、鞭辟入里世事洞明的慧眼和举重若轻挥洒自如的气度风范。
洛阳市老城区作协顾问、文史学者唐燕生认为,过去的写作常常囿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典型场景、典型人物、高大上人物塑造等约束,而康铁岭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文学表达独具特色,弥漫着人间烟火气,值得推崇。
西安财经大学教授高全成认为,已经出版的第一部《书院门1991》、即将面世的第二部《马道2001》、正在创作的《民乐园2011》,“三部曲”由点到线到面,是改革开放入门、上道、进场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
洛阳市作协原副主席、老城区作协名誉主席、《洛阳日报》原副主编寇兴耀从西安和洛阳两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古今文化交流的现实社会意义等方面作了总结发言。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洛阳、西安两地作家以文会友,相互学习、融汇交流,一定会碰撞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进步、为人民鼓与呼的优秀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