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1日
朱鸿《长安是中国的心》出版十周年座谈
新作《长安传》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签约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汉兴)12月9日,由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三联书店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朱鸿散文集《长安是中国的心》出版十周年座谈会在西安长安区举行。
  会上朱鸿透露,此前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签订了“长安书系”写作出版事宜,目前正在创作《长安传》。据了解,朱鸿“长安书系”分六册写作出版:《长安与关中》《长安是中国的心》《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城里的中国》《长安人·西安人》《长安传》。生动讲述、呈现长安的历史沿革、外交政治、人文精神、世情风俗、地理风物、宗教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一部学者回望长安、解读长安、发掘长安的大型精品图书,这部丛书的出版,对西安历史文脉的深度发掘、传承弘扬意义重大。
  当天的座谈会由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阿利主持。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资深编辑王秦伟介绍这部书的出版表现,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程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跃力教授分别致辞。3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现场评价了这部书。
  《长安是中国的心》是一部系统性叙述长安的散文集,涉及地理、建筑、宗教、艺术、民俗。义理与考据相融,思今与追古并行,意远情真,辞丰言简。朱鸿历时数年,查阅大量文献,反复进行田野调查,2013年由三联书店推出,持续产生反响。首先登上北京韬奋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接着2014年4月,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三联书店和西安日报社联合举办《长安是中国的心》暨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研讨会,贾平凹、李星、李浩、张新科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书俄文版2020年出版,至今重印多次。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新科在十年前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曾用四个“心”予以概括,即对长安以及长安文化的热心、对长安以及长安文化叙述的真心、对长安以及长安文化叙写的细心、对长安以及长安文化叙写的恒心。十年后他再用四个“度”概括它的特点:以开阔的视野反映长安文化的丰富内涵,是谓广度;以深邃的思想挖掘长安文化的价值意义,是谓深度;以真挚的情感探究长安文化的生命活力,是谓温度;以多样的笔墨描绘长安文化的无穷魅力,是谓美度。这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原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陕西白鹿书院常务副院长邢小利说:这既是一部带有学术性和工具性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意义上的著作:史实的叙述中带着感情的温度和现实的关怀,考据的辨析和陈述中透着鲜明的文化立场和价值指向。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李跃力说:《长安是中国的心》继承了文化散文的优长,矫正了文化散文的弊病,拓宽了文化散文的边界,丰富了文化散文的写法,创制了一种新的文体形式。其过人者有二:历史理性之光,意趣洋溢之美。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艳茜认为:朱鸿一次次带我们回到“长安”的历史现场,回溯历史的同时,又不忘实时地与现实交叉。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游记,朱鸿常常以景物或遗址为触点,追古抚今,旁征博引,穿叉大量的相关典故,并具有强烈的社会人文关怀。可以说,我们跟随着朱鸿的笔触,完成了对长安的文化考察与人文叙述。
  朱鸿发表致谢感言:“作为长安人,是生的荣幸。叙述长安,挖掘、研究和表达长安文化,我有一种强烈的兴趣,也意识到这是一种责任。我已经写了几本关于长安的书,现在跟陕西人民出版社又签订了合同,正在写《长安传》等其他关于长安的书。我会认真工作,以不负各位,不负中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