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8日
一场千年中国社会大变革 一代陕北知识分子大觉醒
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23)
○ 姬晓东
  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守护着一队马车。佩盒子枪的警察上前,问哪位是法官大人,哪位是万掌柜,说有好消息告诉。万掌柜翻翻死鱼眼,问甚好消息?警察说盗米案破了,说着一拍车上的麻袋,继续说一粒不少送还马家。这可是米脂警界的荣光。国民县政府已报请井司令,颁发奖励,重奖呢。
  马老爷笑道:“万掌柜,先验货,再入库?”万掌柜沮丧着脸,对胡管家说:“卸米,入库。”眼见所有的米袋搬完了,没拿到好处的几个警察嘟囔着,说还榆林的大老板,我呸,就是个大啬皮。
  金秀也在法庭,目睹了马伯雄的大度睿智和万向明的大义凛然,等万、马两家的事停当,金秀笑眯眯看着万向明却是一言不发。万向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忐忑地说我又哪做错了?金秀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根据你最近的表现,党组织正式把你列入培养对象,由我具体培养。听到党组织认可自己,一股暖流涌上万向明的心头,忙表态说绝不辜负组织的希望,要多拿“投名状”。金秀皱着眉头,说共产党不搞这套,革命工作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否则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万向明说干革命就要不怕死。金秀说死了还咋革命?话是这样说,金秀在心里却赞扬他,连死都不怕的人,一定会成长为坚强的革命者和真正的男子汉的。
  12
  鞭炮炸出的红色纸屑在街头欢快地舞蹈,更欢快的是马伯雄。“马氏庄园米店”在榆林开张了,祖上的“陈米”以低价出售,引得饱受粮价暴涨之苦的市民们疯抢。陈米是不好吃,可灾年里能吃到就能活,这是硬道理。
  米店一打烊,常管家拨拉算盘喜上眉梢,说卖了二十二石,这还是每家限购五升的前提下。马老爷说米是祖上存的,铺产也是,伯雄要牢记祖上的恩德。他提出米店生意要儿子打理,哪怕是暂时。知道儿子不喜欢做生意,眼下的情形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来打理!父亲,这些天发生的事,让我懂了很多。这次,我们一定要借万家用钱之急,把祖上的地收回来。”马伯雄望着窗外,说。
  “恐怕难度很大。依我对万友善的了解,这个只买不卖的守财奴,不逼他到黄河是绝不会卖的。即使卖,也不会卖给我们马家。”
  万家只买不卖,马家又何尝不是呢?马伯雄思索买地难,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高门大户、威武气派的万府,其宏大在榆林城里数一数二。马伯雄打量着万府大宅思忖该如何通报,“噔噔噔”高跟鞋声响起,从朱红大门里走出身姿曼妙、五官精致的一位美女。“先生您找谁?”美女闪着毛茸茸的大眼睛,声音似和煦春风吹过,问。
  “找,我找万掌柜。哎,我们见过,对了,我还拿着你的《圣经》。”米脂的那一瞥,深深刻进马伯雄的脑海中,心里像跑进一只乱窜的小鹿,说话急急巴巴。是你!万仙如也记得,搀扶自己的年轻人,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你好,那天的事真要谢谢你。”
  “姐,和谁在拉话?”万向明在远处见姐姐和一男子聊得热火朝天,便问。“你们认识?不会吧!”万向明见男子是马伯雄,又好奇地问。
  “爸在家,你带他去找吧。”见弟弟过来,万仙如慌里慌张地说,脸上的红云,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马家廉价米上市,遏制了“通天苑”米价疯涨,让万友善没了面子,让本来心烦的他更加烦乱。马瑞琪这个乡巴佬,跑榆林来唱对台戏。再看天津来的电报,觉得是催命符啊。
  “有人找。”万向明走进来,说。
  万掌柜见马伯雄进来,想遮住桌上的电报纸,手一抖,“两天关张”几个字反倒让马伯雄看清楚了。听说是来买那块租地的,万掌柜鼻子哼哼两下,冷笑道:“谁说我家要卖地?”
  “您就不要瞒了,天津银行等着增资的消息,满世界的人都知。”
  “我家的事,不需要外人操心。年轻人记好了,是你们欠万家的米还有银子,万家可是从来没欠过你们一个铜板。”万掌柜有些气愤地说。
  “万掌柜说得是,也不是。我们马家从来遵守商道,诚实守信,并没欠过万家的一分钱和一粒米,比如……”
  “打住,老夫懒得和你娃娃争论,送你一句话,这地不卖,请回。”
  “我也说一句话,万掌柜是银行救急要紧,还是拿土地置气要紧?请三思。”
  望着马伯雄大步流星出门,万向明要去相送,被父亲厉声喊住。
  “没觉得过分吗?人家好心好意地来帮我们解围。”万向明愤然说道。
  “解围?傻小子,那叫趁火打劫!哼哼,土财主,仗着存下几个臭钱,捡便宜捡到万家门上来了。”
  “你咋这么狭隘!”
  “放肆!哪有这么说老子的。真是胳膊肘往外拐,马氏庄园给你灌甚迷魂汤了,回来就变了个人?”
  万友善的感觉是对的。这些天,马氏庄园占据了万向明的整个脑海,像条金鱼儿的马苗,一刻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游弋。听到父亲提及马氏庄园,万向明的呼吸急促起来,大喊:“狭隘,你就是狭隘,你是老顽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