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2日
一场千年中国社会大变革 一代陕北知识分子大觉醒
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14)
○ 姬晓东
  艾土地贴近马老爷说话,让祠堂里的耳朵和眼珠子,掉了一地。两道梨形的黄土峁,从峁中间远远望去,越往峁顶越窄越深,直至被一根黄土柱拦住。黄土柱侧面,有一仅半人高、一人宽,口小肚子大的洞口,进去里面豁然开朗,几十人躺着睡觉也不成问题。这会儿,洞里被如山的麻袋占据。小个子拍打着“光亮堂”字样的麻袋,笑盈盈地问李胡子,这么多粮食,够我们吃多少年啊。“光自个儿吃,还不撑死你,唉,要不是这该死的大旱,打家劫舍的事,说甚我们也做不下。”李胡子在自我解嘲。小个子不以为然,说老人说一日为师就为父,一日为匪就是匪。管他娘匪不匪,弄来这么多粮,能救命呀。
  “谁是匪,你妈才是。老子这会想的和马公子一样,也拿米熬稀饭救人。”李胡子拍得胸膛砰砰作响,吼道。“啊——”众人异口同声,小个子哭丧着脸,击打米袋子说:“三哥,我们是把脑袋插在裤腰带上,拿命换的这些。”“不说屁话了,凭各自的力气,放开了背,一人只能背一次。剩下的,再去救人。”李胡子坚定地说。
  多数人纷纷点头称赞,说这办法公平。小个子不服气,说你们个个人高马大,我背两次也背不过你们一次,让我背两次吧。李胡子说不行,背两次就坏了规矩。小个子没好气了,说你要熬稀饭,我不同意。李胡子说管你同意不同意,熬稀饭救人,是实打实的好事,比吃斋念佛好。小个子说没疯吧,把米送城里,我们是不打自招。李胡子说当然不能亲自去,要让马公子来弄这事,他为人实诚,是救万民的主,等他从榆林回来,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米送回他手上,不就成了。
  山洞里吵成一锅粥,巨大的危险却在一步步逼近。起先,张局长接到报案不想管的,当下兵荒马乱,出现几个土匪、蟊贼,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何况刚受了马家的气,正窝他家的火呢。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好事,人马一动,案子破不破得了,马瑞琪都得领情。真走了狗屎运,破了,那在井大人和王县长那儿,邀功领赏是一定的,再要是能缴获黄灿灿的小米,更不得了。他像打了强心针,立即带人马按艾土地说的,顺散落的米粒急行,走到被麻袋压过的痕迹和许多凌乱脚印的地方,下令大家仔细搜,抓到劫匪,找到贡米,统统有赏。
  警察的出现引起一阵骚乱。小个子扛起一袋米要跑,李胡子踹他一脚,袋子应声落地,他问要米还是要命?小个子哭丧着脸说没米吃,命也没了。李胡子和众人赤手空拳跑出了洞,自作鸟兽散。
  李胡子们仓皇逃窜,尽收在张局长的望远镜里。他嘿嘿狞笑,喊着弟兄们,土匪就在山上,给我抓活的。警察很快冲到洞前,土匪的踪影全无。张局长惦记着米,命令往里冲,得知里面有米袋子后亲自钻进山洞,笑着感叹粮食是勾命的鬼,是心肝宝贝。有警察试探性地问,要不要给马家送信来认领?他眼睛一瞪,说愚蠢至极。当即传令下去,在这一带警戒的同时,找马车偷偷运走。
  警察的一举一动,被匍匐在山坳的李胡子们看得一清二楚。见一袋袋米从洞里搬走,大家的眼睛快淌出了血。小个子哭喊跟狗日的拼了!李胡子双手插进黄土里,咬牙说拿甚拼,用命吗?老人说留得青山在,就不愁没柴烧,只有命在,才能翻盘。
  山上两帮人闹腾着,艾土地赶着马车来到山脚下。马老爷的手搭在额头眺望,发现山上有许多人,定睛一看全是警察。不祥预感像一片黑云浮在他的眼前。张局长也看到山下的人,望远镜一望,乖乖,是马氏庄园的马老爷。他咋这么快来了?又连忙发令,把袋子搬回洞里,一级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张局长,老夫谢过你了。”先入为主啊,老奸巨猾的家伙。张局长盘算马老爷厉害,问:“马老爷,咋在这儿碰到了?说谢,是甚意思?”
  “你们大队人马到这儿,不就是为我家的米?”马老爷装作吃惊的样子,问。
  “局长大人,我是马氏庄园的车把式,就是我亲自给你报案的。”
  “你报案后,局长我立马抽调警力追捕到这儿。可惜,狡猾的劫匪跑了。不过请马老爷放心,他们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那,我家的米呢?”
  “米,米呢?”张局长给身边的警察递过眼色,问。
  “报告局长,米粒一路至此,再无踪迹。”
  “一群废物,废物一群。传我的令下去,抓劫匪和找贡米要同时进行。”
  “是。弟兄们,给我继续搜!”这戏演得太拙劣,鬼也哄不了。马瑞琪想着,冷眼看,不作任何评判。张局长带着些许得意,说:“马老爷,您就在庄园里静听佳音吧。”马老爷回应了几声冷笑,跟着艾土地驾车离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