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2日
加强新时代文物科技创新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记者11月21日从国家文物局官网获悉,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结合文物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了“突出重点、筑牢基础、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地区性文物科研机构,形成科研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保护和考古关键技术,形成若干系统解决方案。到2035年,建立跨学科跨行业、有效分工合作的文物科技创新网络,建成文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和共享服务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科技创新系统性理论、方法与技术。
  《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围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我国文物科技有效供给不充分、文物科研机构小散弱、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作出系统性部署,共提出16条举措。
  在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方面,《意见》围绕持续推动文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部署实施文物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文物专用装备、全面深化考古重大课题研究、着力推进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体系。重点推动文物安全防护、文物保护工程、考古、文物数字化、古籍类文物定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急需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有效发挥标准“保底线”和“拉高线”作用。
  在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方面,《意见》提出壮大文物行业科研中坚力量、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文物科研力量、建设文物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措施。聚焦国家文物事业发展目标,统筹部署和建设一批引领发展的研究型文博单位和创新基地。实施“文物科创2035工程”,重点培育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国家级科研团队,形成国家领军力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业务联系与合作。支持区域性文物保护与考古分析检测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文化遗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深入实施国际研究计划和工程,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研究。
  在壮大人才队伍方面,《意见》统筹人才培养和使用两个方面加强文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完善培养机制等举措,强化科研人才力量储备,注重对战略科学家和科研领军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创新团队建设。另一方面,优化文博机构岗位结构,解决文物行业科技人才容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升文物科技人才规模和质量。
  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意见》围绕文博单位科研管理体制落后、科技奖励激励不足、企业参与创新不足等问题,重点从优化完善文博单位的科研管理规定、实施科技创新激励奖励政策、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动有关科技创新政策在文物行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