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6日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连载
书房沟(65)
○ 李巨怀
  中条山战役,虽然孙蔚如将军猛虎般的陕军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但随着永济城的失陷、韩阳镇的撤兵,缺枪少炮的陕军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李振西将军的教导团,虽然有帖礼志三营二连打阻击,边打边撤,两个月下来,也折兵五六成。自补充团团长张剑平在永济城率领的全团五百多名士兵集体殉国后,最后安全撤退到芮城的官兵不到一个连,全团残存最大的官仅是一个连副。一年不到的中条山前期战役,三万多名陕西愣娃就牺牲了一万两千多名。
  整个陕西军民随着中条山的激战也都跟着热血澎湃。这牺牲的一万两千多名士兵可是遍布全省的县乡,没有这一万两千多名士兵的为国捐躯,哪有三秦大地的和平安全?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事关中国命运的中条山。前方紧缺的凝结着三秦儿女热血的粮食、被褥、弹药,在日本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依然源源不断地被省上的抗战动员委员会和三十一军团的兵站历尽千难万险送上了前线。
  王文在汉中胡宗南的黄埔军校分校只上了不到十个月课就提前毕业了,他没有听从他老父亲的朋友、胡宗南手下的少将参议的挽留,而是跟全班二十多名同学一块儿拐弯抹角费尽心机地来到中条山。这一班二十多名学生虽说都是胡宗南黄埔分校的毕业生,但绝大多数是三秦子弟,在急需低层军官的前线战场,孙蔚如将军自然就把这些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一线的军官生高看了三分。这些军官生刚一到三十一军团的指挥部所在地的东沿村,就被孙将军全部留在了指挥部,成了他警卫营的见习军官。
  孙将军有他的考虑,整座中条山已打成了一锅乱粥,现在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军官。他的一个补充团永济城一战,连以上军官全部殉国,其他主力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必须在军团指挥部储存一批能够彻底执行他旨意的营团军官,在中条山做长久的打算。蒋委员长都撤到了重庆,他是陕军的总头目,陕西安危只能靠陕西人自己去捍卫,一旦他在中条山守不住阵脚,那可是三省门户洞开,陕西就首当其冲,继而可能成为日本人长驱直入西北的桥头堡,他如何向一千五百万三秦父老交代?他的三十一军团是杨虎城十七路军的老底子,那可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兵谏部队,三十一军团还能撤到哪个省份?蒋介石可是假道灭虢的高手,云南、贵州、四川这些地方自治的省份,哪个没有成为蒋委员长政令一统的牺牲品?杨虎城将军在国外可是时刻关注着陕军的一举一动,回国参战的请缨电发了好几份,可蒋介石就是不允准。陕军一直是蒋委员长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只有拼命血战,保住三秦这块中华民族发祥之地,杨虎城将军和他的三十一军团才可能有喘息图存之机。
  一年的拼死搏斗下来,他的士兵损失过半,但他还得咬着牙挺着,战火如果烧到潼关燃到八百里秦川,对他而言,那才是最大的灾难。日本人一旦兵临潼关、饮马渭河,整个八百里秦川的百姓开始溃逃,他的部队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历经了一年的血战之后,他的主力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实际兵力只剩十二个团,兵力不足两万人。经过娘子关雪花山战役、平汉线阻击战后,早已损兵过半,重武器基本丢光,元气大伤。可日军在运城附近就集结了一个师团加一个旅团的兵力,附野炮五十九门、战车三十辆,再加上三十八架日本飞机。面对这些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孙蔚如将军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眼睛不由得盯向了林家堡。
  根据敌我双方不同层面不同版本的战况态势,箭头都从不同方向指向了事关中国抗战命运的茅津渡。
  茅津渡是三门峡左侧、平陆境内、黄河北岸的一个古老的渡口,它与潼关口北的风陵渡一样,几千年来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茅津渡过黄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历史上许多旷古绝伦的经典之战都是在这里打响的,人们形容茅津渡是“一锁扣三省”。一锁既开,三省门户皆开,足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茅津渡之战,日本人将之看成饮马黄河、进军西北的揭幕战,占领了茅津渡,整个中原之地便可一战定九鼎,此后逐鹿中原便信马由缰、直驱八方了。如果此战日军胜利,将形成日本人从西南缅甸、东南湖南、西北陕西三面夹击重庆政府最有力的铁钳,整个中国战场的局势基本就见分晓了。而茅津渡之战中国军队如果顶住了日本人的最后一击,残破的半壁河山起码能暂时得到保全,持久抗战的国家方略就有了时间空间上的有利置换,为整个中国的抗日大计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蒋委员长的统帅部一天三道电令飞至潼关四周的中央军。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将军的前沿指挥部都推移到了潼关,做了最坏的打算。一直在敌后轰轰烈烈开展游击战的八路军主力也全部聚拢,在朱德、彭德怀将军的指挥下,向运城四周的日伪顽军发起了攻击。对于钢甲铁壁合围下的陕军而言,迟滞延后日本人的总攻时间成为赢得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虽然在中条山周围的国共双方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人的进攻势头明显减弱了几分,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怎么绊住气势汹汹的日本鬼子呢?孙将军思忖两天两夜后,想到了共产党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想到了他那些被死死围困在林家堡的教导团三营二连的战士,他们已经在那高耸突兀的艰险之地整整坚守了两个月了。他举着马灯在挂在墙上的地图前伫立静思着,勤务兵已经把晚饭热了两次,时钟指向夜里十一点钟。就在勤务兵和几个参谋无限困顿身心疲惫的时候,孙将军手中的红铅笔忽然在林家堡的圆点处迅速地画了一个圆圈,把铅笔往铺满地图的八仙桌上随手一扔:“田参谋,去把参谋长叫来。”
  当田参谋和参谋长一行五分钟后到来时,疲惫至极的孙蔚如将军竟然端着饭碗靠着椅子睡着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