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3日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踔厉奋发新征程”媒体基层行
陕北民歌 生长在黄土地上的天籁
    2018年5月,陕北民歌博物馆揭牌营业    张少华/摄

  “你晓得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里有几十几条船……”10月17日,陕西省政协组织的“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新征程”媒体基层行来到榆林,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第三届陕西省十大陕北民歌歌手、榆林市政协委员王志行即兴献唱,一首高亢嘹亮的《黄河船夫曲》,惊艳了整个媒体团。
  在纵横蜿蜒、沧桑深厚的黄土高原上,陕北民歌以其婉转的旋律、顿挫的节奏、简单的歌词记录着时空的转换、历史的变迁。陕北民歌借景抒情,是陕北人民言真意切的情感表达,唱出了陕北人不屈的意志和世代与自然和生命抗衡的自我倾诉。2008年,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榆阳区委、区政府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榆阳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榆阳文化自信的重大工程,于2018年5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陕北民歌博物馆分为“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六大特色板块,运用图片文字、视听体验和场景复原等手段,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和故事,对陕北民歌的艺术内涵进行空间升华。
  “我算是陕北民歌博物馆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王志行脸上写满兴奋。作为非遗传承人,当年陕北民歌博物馆筹备组来绥德采风时,王志行带着筹备组走访了很多绥德深山里农村的民歌艺人,博物馆建好后王志行又在馆里帮忙接待游客,一直到2021年底正式加入。其间,除了接待游客进行展演,王志行还担负起教学任务,为民歌爱好者现场传授经验,通过讲与唱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爱上陕北民歌,快速掌握演唱技巧,在提升技艺的基础上,能把陕北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陕北民歌博物馆一楼专门设有传习所,里面有多间标准化培训教室,目前开设有成人、少儿陕北民歌,成人、少儿舞蹈,成人、少儿陕北秧歌,陕北腰鼓、二胡、琵琶、扬琴、古筝、葫芦丝、唢呐等民族器乐各种课程。王志行和他的同事们在这里迎来送往,把自己对陕北民歌的理解和沉淀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学生,让一个个音乐梦想从这里启航。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