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天空是蓝的,蓝得令人心醉;那时候的云是白的,白得令人激动。乡村的夜与昼,从来就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中间有个过渡带,犹如现在人们的窗户上有一层深色的厚窗帘,同时还有一层透明的白纱帘一样。
拂晓来临时,雄鸡是掀开厚窗帘的使者。随着一声声鸡啼,大地慢慢升腾起一片茫茫晨雾,稀释了夜的漆黑。天宇间变得灰蒙蒙的,田野、房屋、树木也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只有当太阳升起后,那层雾霭才彻底消散,一部分升上了天空,聚拢成片片白云,另一部分则沉降到草丛、树梢上,凝聚为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草木经过露水的冲洗,浓绿碧翠。空气经那雾霭的沐浴,湿漉漉的,清新透亮。阳光分外灿烂,照在草叶上,翠绿的嫩叶反射着耀眼的光。
一夜反刍、消化、休憩,母羊的肚肠虽然瘪了,乳房却鼓胀起来。羊羔跪伏在腹下,小脑袋一顶一顶,吮吸着香甜的乳汁。待羊羔吃饱后,主人才拿个粗瓷老碗,挤了满满一碗羊奶,烧开,打几个荷包蛋,便是全家的早餐了。又端过来半盆水,里面拌了麸皮,撒了青盐,让母羊饮用。此时,田埂上、河滩里的牛筋草、马兰草、野苜蓿、野菊花、燕麦草正肥嫩,但因上面沾满露珠,还不能让牛羊去吃,否则牲畜会肚胀、腹泻,只有等阳光晒干了露水后,才是娃娃们牵着牛羊去放牧的时间。
玉宇澄清,万里无尘,极目望去,终南山上的小径蜿蜒曲折,人走其间,虽如虫蚁蠕动,却清晰可辨。河滩里,羊儿悠闲地埋头吃草,娃娃们把笼子里放满割好的草后,还不忘顺手再掰两穗苞谷棒子藏于笼底。之后,便一个个脱得赤条条的,扑腾到河里摸鱼,捉螃蟹,打水仗。玩累了,上岸,东瞅瞅,西看看,趁那看瓜人在瓜庵里打盹之际,悄悄窜进西瓜地,挑那大的摘下一个,回到河滩,小拳头狠狠砸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熟透了的西瓜裂成了几瓣,籽黑瓤黄,流汁淌蜜,入口沙甜,个个小脸埋进瓜里,吃得顾不上吐籽。不一会儿,西瓜没了,小肚子却一个个鼓了起来。余下的瓜皮全部丢进河水中,省去了被看瓜人发现后带来的麻烦。“扑通”几声过后,小河依旧静静地流淌着,不多久,瓜皮四周就围满了小鱼、小鳖,争相啃食。几只来迟了的蜜蜂,在淌满了瓜汁的地方飞舞着、徘徊着。一只又细又长的绿色蚱蜢突然跃起,吓飞了落在紫色马兰花上的蝴蝶,蝴蝶飞起来后,又落在了另一朵金黄色的野菊花上。
娃娃们敞露着圆鼓鼓的肚皮,于那柳荫处仰面躺下,鞋子一脱,垫于脑后,仰望着蓝天上飘动的白云。后晌的天空,朵朵白云不断涌动幻化,一会儿如万马奔腾,一会儿又如亭台楼阁,一会儿像个白胡子爷爷笑眯眯地向你招手,一会儿又化身为裙裾翩翩的仙女,还没看够,突然间又变成一只跳动的小白兔。西边可能刚刚下了场白雨,半空中隐约挂着一弧彩虹。夏日的天气就是这样,有时,一个村子南边大雨如注,北边却烈日当空、阳光灿烂。树上的蝉儿竞相鸣噪,远处的地平线,看得见热浪闪闪跃动。当云朵飘移到太阳下时,地上便留下一大片清凉的阴影,只停留片刻,这片阴影便又投射到别处去了。天宇幻化,令孩子们浮想联翩,不一会儿就响起了一片细微的鼾声。
这一觉睡得可真香。当“咩咩”的羊叫声唤醒了孩子们时,苍茫大地间又升腾起一片暮霭。村庄、田野、树木也已被这暮霭笼罩得模模糊糊了。背起草笼,牵着羊儿,还没进村,便见那各家屋顶升腾的炊烟慢慢弥散开来,融进暮霭之中。整个村子云遮雾罩,宛如仙境,而这时,夜色也渐渐浓了起来,黑了起来,迅速地遮住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