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
论秦腔肖派传承人李淑芳的表演特色
○ 丹凤剧团 任婷
  秦腔是一门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优秀艺术表演剧种,盛行于西北,经几代秦腔艺术家的不断探索改进、发扬光大,已形成了门派众多、剧目丰富的艺术形式。
  笔者作为秦腔艺术表演者,多年来,一直注重探索丰富旦角的演出风格,努力形成自己细腻、委婉、内敛的表演风格。
  在门派众多的旦角艺术创造中,我特别欣赏秦腔表演艺术大师、号称“秦腔皇后”的肖若兰老师的表演风格。我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接触到大师的弟子、号称“小若兰”的李淑芳老师的表演,她的表演让人深刻认识了肖派艺术的精髓,对我的表演风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
  在肖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李淑芳逐步形成了她表演含蓄细腻、缠绵悱恻,唱腔凄婉深情、优雅动听的表演特色,传承了肖派艺术的精华。她继承了肖派代表曲目《藏舟》《数罗汉》《三滴血》《河湾洗衣》等,并主演了新编剧目《山乡御妹》等。
  李淑芳老师的唱腔完美地继承了肖派的艺术风格,具有凄婉深情、优雅动听的特点。她的表演文雅、轻柔、飘逸。吐字清晰,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她的表演让人们认识到了作为戏剧活化石的秦腔艺术在唱腔上也有极婉约、细腻的表演风格,同时对人物刻画特别是旦角的表演风格定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淑芳老师唱得特别好听,她的行腔有天然的鼻音,而且用得非常巧妙,每一个字都那么真切有力,抑扬顿挫,但听起来却是柔和的、婉约的。比如她唱的《数罗汉》,其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是极为复杂的,表现的是一个内心炽热如火,却又不得不做了尼姑的人物形象。时时要示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与世无争,而实际上因为爱恨情意无以释怀,只有对着泥塑的罗汉诉说排遣。这样的一个女尼形象非常难塑造,主要要通过唱词表现。李淑芳的演唱声、情都恰到好处,那其中的悠扬舒展,让人回味不尽,把女尼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她演唱的《藏舟》深刻地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一个弱小无助的渔家女子,父亲被官宦之子打死,悲愤无助时遇到了遭人追赶的恩人田公子,她忍下悲痛,不顾危险救下田公子,并把他藏在小舟之中。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少男少女独处一小舟,又在夜半之时,她的内心也充满着不安和焦虑。在冰冷冷的现实面前,她又非常镇定,重大义,充分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善良、守节、隐忍、负重的良好美德。李淑芳老师在唱腔处理上,缠绵低回,凄苦中浮现着优美,柔弱中蕴藏着刚强,把一个少女的愤怒、惊愕、羞涩、果断、痴情无一遗漏地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李淑芳老师特别擅长表演。她的表演富有古典美,内敛而质朴。她很讲究步法的运用,通过步法来诠释人物的内心。如《柜中缘》的出场,她走了几个小步,好像是随意、无章法的,可是又非常符合徐翠莲的年龄和身份,轻盈活泼,又很灵动出新。《数罗汉》中的步伐走的是踱步,走得心事重重、愁云密布。《藏舟》中表现行船的圆场,稳而飘,紧凑的小碎步踢打着裙子的下摆,宛如漂荡的小船,又如荡起的水花,均匀、平稳而又富于动感。《河湾洗衣》端着衣篮下场,摇曳多姿,步法飘而不浮,身段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在表演中她还能够准确地用眼神描述、描摹出人物的心理变化。《柜中缘》中看到哥哥时眼里的娇憨、任性。哥哥半途而回时,眼中的慌乱。《藏舟》中渔家女的悲愤、果敢,公子赠蝴蝶杯时的慌乱、娇羞等都用眼神准确地诠释了出来。她对眼神的运用确实游刃有余。
  笔者深爱观看她的表演,她在舞台上的一切都一丝不苟,一颦一笑,都发自内心。李淑芳的表演、唱、念刚柔并济,声情并茂,委婉缠绵,朴实感人,表演规范严谨,身段灵秀优美,具有极高艺术美感。李淑芳老师对表演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直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