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禾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千亩玉米种植基地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神木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在神木市禾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千亩玉米种植基地里,整齐成排的玉米长势良好,厂长李拴每天都要抽空过来查看玉米长势。
提及玉米如何科学化种植时,李拴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他的种植经验:“翻耕前每亩上300公斤的有机肥,种植时,行距在70厘米,株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这样有利于植株的水分、养分、授粉及采光等,可以极大提高玉米产量。像这块的玉米,每株长势可以达到2.6米,结棒在两个以上。”
种植前期有机肥料的使用和后期的喷灌、水肥一体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基地的玉米结棒率高且个个品相优良。
“今年主要推广利用酵素有机肥和酵素硒施,极大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数量,不仅能改良土壤、改善土质、提高植株成活率,而且还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预计亩产2200斤,较上年能增产15%。”神木市禾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龚付全说。
近年来,神木市深入一产革新发展战略,通过土地承包、入股、转租等形式向合作农业、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等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总面积12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70家,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63个,在不同生态区域标准化种植玉米40万亩、马铃薯10万亩、葵花2万余亩。
任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