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8日
离家、回家和在家
○ 邢小利
  六十岁后,喜读王维。早年也读,也喜欢,但没有现在这样,有体会。
  我觉得,王维的诗,是写内心世界的。很多的诗人,写的都是外面的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在我看来,独有王维,写的是内心的世界。当然,我指的是王维那些我喜欢的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是秋天的景象,有视觉,也有听觉,但它透着深重的冷清,和美。雨夜,宁静的美,冷清的美。
  这种冷清,就是心境了,就是内心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年和晚年的王维,他审视的,常常是他的内心。他的诗,就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现。
  我不研究诗。也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但是,六十多年来,我的内心能与文学家对话的,主要的,还是中国古代的诗人。
  四十岁以后,我喜欢陶渊明。我常常在心里和他对话,听他反复咏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诗,一言以蔽之,回家。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陶渊明犹豫、徘徊了十三年,回还是不回。“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来,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家!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回家了。何等惬意。多么心旷神怡。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喜欢并欣赏着陶渊明,度过了中年。
  想想,青年特别是少年那个时期,我喜欢的,是李白。李白是年轻的。他是永远年轻的。他是离家的,是走出去的。走向无边的世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使如此,他还是要走。走出去,走向无尽的远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离家和走出去的快感。
  有一天,我忽然觉得,我放下李白,开始喜欢陶渊明的时候,我明白我已经过了青春年少。
  今天,这个秋夜,我恍然觉得,我跳过了陶渊明,开始喜欢王维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过了中年。
  我开始与王维作伴。或者说,王维与我作伴。
  王维的《竹里馆》,是一个人的世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辛夷坞,更是王维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