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同学放暑假。”每一个炎热的暑假,都给了同学们很大学习进步的空间。由文化艺术报社、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南泥湾书院主办,豫石斋书法工作室承办的“诗意人生”南泥湾书院杯第二届书法诗词创作大赛,通过执行院长薛鑫的精心教学,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彩的教学成果。
南泥湾书院在王永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执行院长薛鑫、副院长田超、秘书长刘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多场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和研学体验课堂。南泥湾书院尊重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声音,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帮助大家找到自我、发挥潜能,让大家展示自我、实现梦想。
薛鑫先生经过多年来对传统诗词写作的教学与研究总结,在其担任豫石斋书法工作室导师期间,通过对同学们诗词写作的引导,使得大家的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去年“喜迎二十大传承红色基因”2022“南泥湾书院杯”书法诗词创作大赛成果展中,曾选登学员自作诗词四十余首。对中小学生开展的诗词教学和创作形式,目前全国鲜有,曾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大家纷纷效仿。当下中小学生在诗词写作和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当下国内的诗词教学是个短板,多年来很多老师对传统诗词格律、合辙押韵、起承转合等知识相对匮乏,所以缺少这方面的教学人才。其二,人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作诗给不了人们直接的利益,于是诗词便仅仅成为文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任何一种事物,只要我们去了解它、接近它、研究它,便可以发现其中的美和无限的价值。
说到作诗,人们总能想到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唐代史青“五步成诗”,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和宋代名相寇准皆可“三步成诗”,唐王勃“即席而作”《滕王阁序》,温庭筠“八叉手”即可成诗,李白也是“援笔立成”,宋苏轼“当堂作诗”赠李琦,陈师道“闭门觅句”,秦少游“对客挥毫”等等,以及杜甫、李贺、骆宾王、孟郊皆善写快诗,更有“王粲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等快笔神思的故事,原因是古人生活在诗意的生活之中,他们即兴挥毫、脱口而出皆因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假如我们自己有了深厚的积累和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七步成诗”的,甚至用不了七步,四步就够用了。
人们对作诗望而却步还有一个原因是诗词的境界问题,作诗对人们学养的要求是综合的提炼,诗文的意境与格调是值得诗人用一生去玩味的,因此,作诗要求作者丰富积累、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于是有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创作历程,更有司马相如含笔作书,直至笔头腐烂,文章才写成。这些慢速作文章的人并非才思不足,而是深思熟虑、精雕细琢。
薛鑫老师结合当下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客观独到的学识见解、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循序渐进的鼓励引导、反复细致的推敲琢磨,逐字逐句地提升意境、认真严谨地修改创作……从改一个字的平仄,到改一句诗的意境,到合辙押韵的理解与应用,再到起承转合的正确使用,如同一个人堆雪人,从两个雪球,到加上帽子围脖,到雕出五官,直至成为雕塑家,其间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雕塑家,也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诗人、书法家的。关于合辙押韵,如果我们天天接触平仄与押韵,就如同一般人闭上眼睛也可以分辨出白酒、啤酒、红酒、茶水、饮料、咖啡的不同口感来,专业人士甚至可以品出酒精度数和生产厂家来,这便是熟能生巧。
经过反复的训练,有同学讲述自己平时走在街道上看到“建设银行”都能想到仄仄平平,甚至有小学生说:“自从学会写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做数学题了。”因为学习作诗之前,他认为天下最难的莫过于数学题,学会作诗之后,觉得除了作诗比较“烧脑”外,天下其他难题均变得相对简单多了。
当一个人开始生活在诗情画意当中,他的人生便是浪漫的,他的思想便是开放的,他的格局便是博大的,他的境界便是崇高的……所谓的浮躁、焦虑、孤僻、自闭、社恐等心理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可见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似乎是一套设计好的理念,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拿来使用,简单而有效,其中的智慧不过是继承、学习……终而复始,哪有什么天赋异禀,只不过是寻觅真经,找到正确的方法罢了。
南泥湾书院特别邀请古典诗词老师张凯、赵刚等先生组成专家评审团,通过客观合理的评审筛选,最终展示出以下七言绝句诗作二十首,以飨读者,恳请专家指正、识者批评、学人共勉。
七言绝句诗作选登
钓者(平水韵下一先)
赵欣妍(女) 西安市雁塔区红星小学六年级4班
江南六月艳阳天,荡漾轻舟采玉莲。
但见溪前垂钓叟,银塘倒影似神仙。
咏秋景(平水韵上四支)
薛采琪(女) 西安市浐灞欧亚中学初一1班
正是初秋景若诗,窗前桃李压繁枝。
和风送我清香味,手把轻罗绣画眉。
牧童(平水韵上八齐)
纪浏阳(男)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四年级二班
花香四溢满沙堤,牧子骑牛过钓溪。
短笛珂声存古意,长安景色使人迷。
题山水画(平水韵上十四寒)
郑瑶琼(女) 西安辅轮中学七年级
梦笔生花写玉栏,清风一过醉长安。
烟霞晚照江山丽,满纸青黄绘牡丹。
山居(平水韵上十五删)
陈泓印(男) 西安市先锋小学三年级二班
青云伴我入南山,鸟语花香醉忘还。
彻夜未眠书旧作,风吹柳絮满溪湾。
春游(平水韵上十一真)
段宜初(男)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三年级17班
漫步高原满目新,青云直上景如春。
山花绽放游人醉,处处芬芳压俗尘。
题画长城一首(平水韵下七阳)
王旭尧(男) 西安高新一中陆港中学七年级
丹青妙笔绘沙场,万里长城镇北疆。
战士迎风吹角号,将军仗剑气轩昂。
题水仙(平水韵下一先)
吴怡函(女) 西安高级中学高一
半亩花田种水仙,梧桐树下绿油然。
清波淡墨成春景,暖日温风好入眠。
初秋远行(平水韵下七阳)
张东睿(男) 西安交大附中浐灞右岸学校八年级
绿水青山菊正黄,嶙峋怪石道悠长。
流连忘返行人醉,翠竹幽兰送暗香。
故乡过大年(平水韵下七阳)
赵培榕(女)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
满院晨光映雪霜,寒风刺骨蜡梅香。
村箫社鼓人欢笑,处处云霞见暖阳。
蝉鸣(平水韵下八庚)
任梓硕(男)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六年级
大好山河享太平,花香鸟语见蝉鸣。
娇红点点甜如蜜,细雨轻风润麦英。
丰收(平水韵下一先)
吴秉烨(女) 西安市未央区范家小学六年级7班
落叶飘摇十月天,芬芳硕果满山前。
今年正遇丰收日,五彩云霞映稻田。
寒梅(平水韵十灰)
许书桐(男)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高一
寒岩陡峭雪皑皑,隙壁呈光向蜡梅。
暖煦睛阳迷醉眼,铅华尽净非凡胎。
咏秦岭(平水韵上一东)
薛子轩(男) 西安市太康路小学四年三班
绿树葱葱映眼中,山间草木耐寒风。
如烟白雾迷人眼,满目秋凉霜叶红。
长安秋游(平水韵下七阳)
王夕文(女) 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一小学六年级二班
远望长安忆汉唐,游人妙翰著文章。
湖光潋滟舟行处,兴笔题诗话建阳。
月夜(平水韵上十灰)
于王轩德(男)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七年级
清风送爽上楼台,玉镜当空照古槐。
独坐凉亭琢字句,鸣蝉叫噪睡莲开。
闲居(平水韵上十一真)
吴卓妍(女)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六年级6班
嫩柳随风欲报春,青山绿水醉游人。
闲居此地精神爽,盛日江南正吉辰。
题曲江寒窑(平水韵上五微)
杨淞尧(男)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一年级
一阵东风柳絮飞,曲江池畔尽芬菲。
思君远眺无音讯,苦守寒窑盼早归。
上学偶得(平水韵下七阳)
薛采露(女) 西安市太康路小学一年级3班
春天一路百花香,三五成群上学堂。
笑语欢歌蹦蹦跳,桃红柳绿好风光。
秋收(平水韵下七阳)
赵梓淇(女)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
十月金秋稻谷香,晨光满院照华堂。
祥云伴我游天下,兴笔狂歌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