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1日
美术教育家刘蒙天之子向八办捐赠61件套革命文物史料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8月30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刘蒙天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副馆长袁猷峰、陈宏川,刘蒙天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三健,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邢戈等人参加了捐赠仪式。
  此次,刘三健共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刘蒙天同志革命文物史料61件(套),主要包括:1938年刘蒙天赴延安时随身携带的黑色小皮箱、1956年刘蒙天自制的挂笔架、刘蒙天的办公沙发等5件实物文物,《刘蒙天画集》《刘蒙天美术作品研究》等3套艺术作品集,刘蒙天的数字版画作品、刘蒙天个人历史照片、刘蒙天主编的《战斗画报》等数字照片53张。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史料,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史实性强,见证了刘蒙天从一名爱国学生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的革命历程。
  1938年,刘蒙天在寿昌县政府教育科任科员期间,受同学刘异云影响,决心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他经江西南昌,到达湖南长沙换取通往延安的介绍信,又乘火车辗转武汉。在停留河南驻马店时,刘蒙天随身的包裹还有介绍信全部被小偷偷走,由于没有钱买车票,他只能趴在西行火车的顶部,一路颠簸到达西安。同年7月,经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介绍,顺利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木刻。当时鲁艺美术系教员有刘岘、力群、马达等1930年代活跃在上海的左翼木刻家,在他们的指导下,刘蒙天刻苦钻研速写、刻画技巧,为日后版画创作和美术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捐赠仪式上,刘三健倾情讲述了所捐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他提到父亲通过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去往延安,从而走向革命道路,将文物史料捐赠给“八办”纪念馆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荣幸。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对刘三健无偿捐赠文物的义举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