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30日
“八办”纪念馆获赠53件文物史料
    8月29日,“蔺克刚同志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 主办方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8月29日,“蔺克刚同志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蔺克刚之子蔺军旋向该馆捐赠文物史料合计53件(套)。
  此次蔺军旋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的文物史料包括战地药箱、皮箱、纺线锤、药盒等5件实物文物,以及蔺克刚的手迹、照片等史料48份。这些珍贵的文物史料,记载着蔺克刚同志的革命足迹,是红色岁月的真实写照,也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在捐赠现场,纺线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介绍,这把纺线锤是蔺克刚的妻子在晋察冀兵工厂时,用来给战士纳鞋底做麻绳的,后来学会用棉花加黑火药制作棉线绳后,就专门用这个纺线锤做炸药包导火索专用线芯。
  捐赠仪式上,蔺军旋介绍了父亲蔺克刚的革命生涯,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1937年,蔺克刚在陕西大华纱厂当学徒,后来转入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当交通员,同年赴安吴青年训练班学习,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0年4月入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奔赴抗战前线,治疗和抢救伤病员。新中国成立后,蔺克刚始终发扬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为新中国医学事业贡献了力量。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并为蔺军旋颁发收藏证书,对其关心和支持“八办”纪念馆的工作表示感谢。革命文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和主要载体,纪念馆将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