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3日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长安》(连载36)
○ 阿 莹
  连福不再吭声了,忽大年又想到那个满仓:你把那个乱窜的小和尚也招进来吧,咱们把人家庙堂占了,让他跟新工一块培训,不能放在指挥部惹事了。
  连福本想就势把招收黑妞儿的事挑明了,可话到嘴边又感觉会挨骂,万一让他把人退回去,那可就里外不是人了。而且,面对这种浑身毛孔被战火硝烟浸染过的人,想找护身符的想法可能就是痴人说梦啊!
  但是没过多久,忽小月却把那个惊天秘密给抖搂出来了。她实在觉得这件事太诡异太可怕,搞不好让嫂子知晓了会闹出人命来,到时候哥哥就不好收场了。而且让她难堪的是,造成这个尴尬的人还是她的恋人,是连福这个没眼色的二货,把这颗定时炸弹放到了工地上,哥哥若是知道了肯定会火冒三丈,气头上都可能让他滚回沈阳去。
  于是晚饭后,她有意在工房外边溜达,装出一副巧遇的样子,想试探哥哥对这事有多少准备。可哥哥开口就倒苦水,自采纳了连福同时安装两条生产线的建议,事情多得一塌糊涂,已准备把他借回设备组了。看到哥哥信心满满的样子,忽小月鼓起勇气说:哥啊,古墓里那些泥疙瘩都是垃圾,连福喜欢摆弄也不算啥,直接把他调回设备组算了,干吗是借调呀?哥哥没好气地说:我也觉得那些东西晦气,可公安局评估了非要抓人,要不是我死活挡住,答应内部处分,把公安的嘴堵上,他恐怕现在就蹲进局子了……咦?你要是想处对象,可得慎重啊。
  哥呀,你是不是在咱村娶过一房媳妇?
  ……什么娶呀?倒插门,就过了两天……
  那你……真有两房媳妇呀?
  你可不敢胡说,那个女人前些天还来过。
  你给安排到临时招待所住下了?
  不知咋搞的,还让连福给招进来了。
  这……你都知道?那你咋不赶紧让她收拾铺盖回胶东去呀?
  为啥?
  留在工地上,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我也想了,你送回去还会再来,留在工地上,还便于控制。
  什么什么?
  听到这番话,忽小月陡然感觉哥哥有点深不可测,也让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陌生,那老伊万就说别看总指挥是个带兵人,可他一个人就是个制造辫子雷的兵工厂,还会在袖子上写满俄语单词对付专家,显然十个连福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她转身跑到“四层大楼”找到连福,语速像机枪子弹一样:你还神神秘秘,怕我哥知道了找你麻烦,其实我哥早知道了,老人家大将风度,根本就没当回事!
  此刻,身揣绝密使命的忽大年像打了鸡血,每天吃住都在指挥部里,尽管他偶尔想起黑妞儿也进了工地内心添堵,但他毕竟经历过枪林弹雨,细枝末节不能扰乱主攻方向,便心无旁骛跟着老伊万要进度。
  本来苏联援建项目都是有计划的,可忽大年不好把军令状撂出来,只能说一百五十六个项目在比速度,谁先竣工谁就能进中南海见到领袖。这可是一个挺有诱惑的香饵儿,那伊万诺夫就是个毛泽东的崇拜者,竟然一有空就追问,如果提前半年造出炮弹,真能进中南海留个影?忽大年知道自己嘴上放炮惹了麻烦,不敢答应又不敢否认,就云里雾里东拉西扯,这把老伊万惹得一顿牢骚:我发现你们中国人,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摸不透你们脑袋盘算什么!
  也许苏联专家真的被善意的谎言调动了,也许被总指挥的衬衣袖子感动了,以后的日子,老伊万居然拍了几十封电报,催促援建设备快速驶过茫茫的西伯利亚,越过浩渺的戈壁荒漠,运到古城东郊的万寿塔下。几乎同时,在沈阳订购的设备也陆续运抵工地,一堆堆盛满部件的木箱摞在厂房边上,所有人都知道八号工程进入了冲刺阶段,被忽大年煽动起来的热情,几乎把工地上的铁块熔化了。
  但是设备安装接近尾声时,伊万诺夫发现了一个问题,六座厂房,两条生产线,都有些设备精度不达标,显然是萝卜快了惹的祸。老伊万急得满嘴起泡,闯进总指挥办公室,双肩一耸,满面愁容,本来他一直想拔个头筹,却没料到要把人丢到中国大西北了,这座古城恐怕要变成他的滑铁卢了。而此时的忽大年心里更急,像是得了重感冒,铁青的脸,三两的饭,警卫员想给他改善伙食,进城买了块腊牛肉,他看都没看抬手就扔进了墙角纸篓。但是在老伊万面前,他还不能暴露急躁,让老大哥看出自己的脆弱。
  这可是你们要这样干,两条线同时安装风险大。老伊万想找垫背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