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8日
清涧县路遥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概述
○ 榆林市清涧县路遥图书馆 王光红
  “弱势群体”并非一个新概念,其最早源自于政治经济领域,社会上将“弱势群体”定义为“贫困人口及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特定人群。从公共图书馆视域来看,弱势群体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当前公共图书馆领域存在严重的服务不均衡问题,突出体现在无法满足弱势群体信息需求方面。为此,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全面援助以消除服务盲区成为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思想意识和身心发展不成熟,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思想指导,则容易误入歧途。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家长的传递、学校的教育,还有一大部分就是娱乐过程中的学习。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都有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场所,甚至建设了专门的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内提供丰富多样的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书籍和符合其身心发展的娱乐设施,从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在娱乐过程中得到正向的指引。
  优化基础服务,提高阅读兴趣,开展未成年人讲座、培训、展览、征文等活动。清涧县路遥图书馆广泛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国学系列讲座、“读给你听”经典诵读培训、专题展览、主题征文等活动,并开设“妈妈绘本精品课”系列课程。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清涧县路遥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定期为山区的师生派送图书,为偏远山区的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阅读资源和服务。
  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大多数由于身体原因,常常活动于家中或是离家较近的地方,时间相对空闲,特别是空巢老人,很难享受到家人的关爱,内心比较空虚和寂寞,除了需要社区邻里之间的帮助,还需要一些适合他们的娱乐方式来填补,但他们大多数不会通过上网、聊微信、发QQ来收发信息,信息的获取范围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大都选择观看电视、报纸、戏曲、书籍等打发自己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提供的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为公民提供文献资源、信息服务,相对于需要付费的报刊亭和书店,公共图书馆更具有服务的竞争优势,更容易吸引老年人的目光。因此,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便捷性成为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重点。
  设置老年人阅读专区,开展技能培训服务。清涧县路遥图书馆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以“一对一”的方式为馆内老年人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图书馆资源使用方法、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关注及使用方法、数字阅读技巧、听书机使用方法等,志愿者耐心细心,教会为止,受到老年人的高度赞誉。
  残障人士服务:残疾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又由于生理的缺陷,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收入主要靠家庭和社会帮扶,生活比较贫困。他们性格比较脆弱,不愿与人接触,害怕受到歧视,需要社会的关爱,他们内心的孤独也需要通过获取信息来排解。
  公共图书馆为残疾人这种特殊群体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为肢体残疾的读者提供无障碍设施,为视障读者提供了助阅系统和盲文文献,消除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阅读界限,也希望这些残疾人通过学习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
  清涧县路遥图书馆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特点,在馆内一楼开设了视障阅览室,方便视障人士出入和使用,并在洗手间安装安全扶手。另外,清涧县路遥图书馆还在报刊阅览室开设无障碍阅览区,在馆内所有服务区域的主通道及书库书架间隙开辟残障人士通道,并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为残障人士提供全程引导服务。
  农民工服务: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在城市中占有较大的人口比例。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从事一般性体力劳动,收入多用于补贴家用,娱乐生活较单一,难以得到社会认同和接纳的生活状态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产生了阻碍。他们主要比较关注自己的收入和子女的教育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总体水平要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信息的获取方式更为丰富。他们相比于上一代农民工,更有主动维权的意识,对于信息的来源和种类要求更加全面,有积极学习知识的愿望。
  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及资源,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服务农民工群体。清涧县路遥图书馆邀请农民工到馆参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的阅读量;针对农民工工作时间集中的特点,利用流动服务车送书到工地开展流动服务;挑选建筑、维修等针对性较强、实用性较高的图书,在工地举办专场书展,为农民工自谋职业、科学就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