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过了很久很久的事,从没人提起过,却也会偶尔间在记忆里头泛滥起来。曾经不留意的事情,再次忆起时,淡淡的如喝了一杯茉莉花茶,暖暖地溢满心窝。
今天,看到摄影师许先生镜头下的阿婆,光泽红润的脸庞,火灶边神闲气定地抽着几十年都没抽够的水烟筒。这一镜头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温暖,虽已很远又那么亲近。镜头下的阿婆让我想起了我可亲可爱的外婆,永远慈祥的笑脸,一幕幕浮现,仿佛又听到她一声声地呼唤着我的乳名。
听母亲说,外婆很累的时候就会抽水烟筒,这是她片刻之间最好的休息方式。母亲还说外公过早离世,外婆勤俭持家,一个人把母亲5姐弟拉扯长大的。加上我们一家7口人以及二姨的5口人,一共18个人都在外婆家里吃喝拉撒睡,她每天总是那样毫无怨言地忙忙碌碌着。从那时候起,我懵懵懂懂似乎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外婆做点什么。后来我上了小学,每当放学回家时,第一个动作就是拿起火灶边的水烟筒递给外婆,此时的外婆总是笑容可掬的样子。
上二年级那一年,我们全家人和二姨一家都陆续搬到父亲单位分配的房子去住。记得搬家那一天,外婆却不见了踪影,直到离开外婆家的那一刻,外婆才从邻居家里出来,此刻她已经哭得稀里哗啦像个孩子一样,抱着我们几个兄妹,嘴里念叨着说你们一定要回来看外婆。听了这些,我们几兄妹都难过地抱团哭了起来。原来外婆舍不得我们走,更不会帮我们搬东西。听妈妈说,外婆知道我们要搬家了,好几天吃睡不香,烟也抽得很厉害,晚上一直咳嗽无法入睡。临走前,我清楚地记得外婆对妈妈说的那句话:我们几十年同睡一铺床,同吃一锅饭,现在要分家分锅了,妈舍不得你们走啊……
其实,父亲分配到的单位公房离外婆家不过3公里,可对外婆来说却像是骨肉分离一样难舍难分。从那以后,外婆每天都来看望我们,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外婆家里有好吃的也会给我们留着一份。也许是习惯了外婆家的生活,每当放学我都先到外婆家玩一阵子才回家,喜欢看着外婆抽水烟筒的样子,喜欢看着外婆可掬的笑脸。晚上也常常在外婆家吃饭,作业没做完就倒在外婆床上睡着了。
记得初二年级的暑假,我到市里参加中学生运动会比赛,我利用父母给我的零花钱,特别给外婆买了一个更轻便耐用的金属烟筒供她专用。那天我匆匆赶到外婆家却不见了外婆的身影。听父亲说外婆病了,在县医院住院治疗,以后不能再抽烟了。听罢我急匆匆赶到医院,才得知外婆患有严重的肺部感染。看到外婆面庞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时而眉头微蹙,时而重重地吐纳,病痛的折磨使她丧失了往日的活力。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一阵阵地疼,心里一直默默地念着,外婆啊您要尽快好起来呀!这样,我每天都去医院陪着她,一边学着大人用烫热的毛巾,敷着外婆因打点滴而肿胀的双手,一边聆听她说说家史和远古的故事,一边为她递水服药。就这样,我余下20天的暑假过完了,外婆也终于康复出院了。后来,外婆以坚强的毅力把40多年的烟瘾给戒掉了。从此,这烟永远与她隔绝,直到她98岁去世的那天,我给她买的水烟筒从未用过。
说起水烟筒,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现在还保持抽水烟筒的习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咕噜咕噜,一边聊着田间地头的庄稼长势、左邻右舍的婚丧嫁娶,一边传递着水烟筒,你来几口,我来几口,不分男女,不分彼此。让人心醉神迷同时,也包含了浓浓的乡情。
今天重提水烟筒,打开了一个封存已久的记忆,也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外婆温暖的家,外婆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眼前,是那样的亲切。那是一段不可抹去的记忆,那是一部充满亲情爱意的旧电影,主人公便是我永生不能忘却的可敬可亲的外婆。无论是岁月流走,还是斗转星移,她将伴随着我的记忆永存。